導語:晨光中,一艘白色小艇劃過海面,在無邊的蔚藍色中向一座位于志摩國鳥羽的小島(日本鄰近太平洋的三重縣的半島)駛去。這座小島,如海中漂浮的一顆珍珠,雖小卻有著不滅的光芒——116年前,世界上第一顆人工養(yǎng)殖珍珠就在那里培育成功,它也由此得名Pearl Island(珍珠島)。游艇靠近碼頭,從這一刻開始,剛剛度過一百五十歲生日的MIKIMOTO,帶著我們走入了那個屬于珍珠的圣地。
御木本有一個心愿
小島的中部,有一位老人的雕像靜靜地站著。他戴著禮帽,手握拐杖,凝視著無邊的大海。這就是被稱作珍珠之父的御木本幸吉的雕像。
1893年,對于珍珠來說,是混沌天地分開的一年,因為御木本先生終于在他的養(yǎng)殖場中找到了第一顆半球狀珍珠,宣告了世界上第一顆人工養(yǎng)殖珍珠的誕生。這個過程,整整花了5年時間,他的第一個珍珠貝養(yǎng)殖場建立在1888年。
在那之前,人們只能靠上天的恩賜在茫茫大海中尋找珍珠。原本,御木本先生的家里世世代代經(jīng)營著一個小面攤,父親也曾經(jīng)希望他能繼承這份祖業(yè)。不過,御木本23歲的時候,對當?shù)氐乃a(chǎn)業(y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志摩島沿海地區(qū)出產(chǎn)天然珍珠,售價極高。為了獲得珍珠,居民們在海下濫采濫捕,使得當?shù)匕龅臄?shù)量越來越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御木本一方面呼吁保護蚌類,一方面幻想能夠用人工的方法培育珍珠。當時,已經(jīng)有日本的海洋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珍珠形成的原因是外來異物進入了蚌體。
1888年,御木本在志摩半島的一個小海灣建起自己的首家珠蚌養(yǎng)殖場。五年,對于一個人來說是漫長的時間,尤其是實驗反復失敗的御木本。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財政的困擾、頻繁來襲的紅藻潮、還有公眾強烈的質(zhì)疑。難怪我們在記錄這段歷史的卡通中,看到了御木本先生的妻子看到第一顆珍珠后,流下了比珍珠還要大顆的眼淚。雖然這只是一顆半珠,外貌形狀不佳,但御木本還是憑此申請了日本的人工養(yǎng)珠專利。直到1905年,御木本才在他養(yǎng)殖的蚌里找到幾顆渾圓的、光澤極佳的珍珠,證明他的養(yǎng)殖法完全獲得了成功。
據(jù)記載,20世紀初,被冠以御木本之名的人工珍珠就已成為日本的主要出口產(chǎn)品,輸往世界各地。鼎盛時,其生產(chǎn)總值竟占了全球的六成。而御木本先生在覲見明治天皇時說道:“我有一個心愿:有一天要讓全世界的女性都佩戴上珍珠。”這個心愿,就伴著MIKIMOTO跨越海洋和大陸,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御木本有一種經(jīng)典的沉淀
“我的實驗室唯獨兩件物品是造不出來的,它們就是鉆石和珍珠。而你竟能培育出珍珠,這無疑是世間奇跡之一,因為這本是生物學上難以實現(xiàn)的。”愛迪生邂逅御木本之后,這樣說。這次世紀邂逅也被當時的《紐約時報》記錄下來,一夜之間,御木本珍珠MIKIMOTO在世界范圍內(nèi)聲名大噪。
在一百二十五年的漫長歲月中,MIKIMOTO為珠寶界留下了眾多令人驚嘆的杰作。它們中的一些甚至曾經(jīng)在各屆世界博覽會上獨領風騷。它們,是珍珠中的珍寶。
御木本五重塔 (MIKIMOTO作品)
御木本五重塔
該塔是以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為模型而建成的。1929年曾參展于費拉德爾菲亞萬國博覽會。建筑主體部分鑲有白蝶貝的貝殼,在涂了油漆的底座處鋪滿了琳瑯滿目的珍珠。
珍珠王冠Ⅱ(MIKIMOTO作品)
珍珠王冠Ⅱ
該作品是1979年制作而成。該王冠以中世紀拜占庭式王冠為模型,參考埃及次堂卡門王短劍鑲嵌粒金的工藝法,耗時一年零兩個月制作而成。
矢車(MIKIMOTO作品)
矢車
該車是1937年巴黎萬國博覽會的參展品。與其他飾品組裝后,可分別組成飾針、戒指、頭飾等12種裝飾品,是日本裝飾史上的代表作。巴黎萬博會后出售,之后便下落不明。1989年該車在紐約的拍賣市場上市,50年后終于又回到了日本。
世界小姐皇冠(MIKIMOTO作品)
世界小姐皇冠
由MIKIMOTO設計創(chuàng)造的羅馬教皇式皇冠捐贈于世界小姐比賽慶典,以鳳凰翅膀為設計作為永恒的美麗象征,世界小姐將戴著皇冠環(huán)游世界再將其傳遞給下一位世界小姐。
御木本有一種新生的力量
2009年,巴塞爾展館內(nèi)一條華麗的珍珠項鏈引來了眾人的流連。MIKIMOTO再次以一種嶄新的創(chuàng)造力,對人們講述著珍珠的溫柔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