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香奈兒女士自己的故事
“在自己的故事里,我想扮演什么都可以!”香奈兒女士曾經說。
中式倚墻小桌上方、飾有雙頭鷹的八角鏡
圣馬可系列,多種彩色寶石巧妙地結合,襯托威尼斯繽紛的視覺主題,巧妙融入圣馬可教堂拱圓屋頂的曲線。
香奈兒女士的寓所像一間博物館
香奈兒2009年“Mademoiselle's Stories”頂級珠寶系列于上海、北京進行巡回展出。在北京金寶街一棟低調雅致的小白樓里,進入展覽現場,仿佛進入香奈兒女士昔日的寓所,鑲嵌在壁爐上的大面鏡座,有點年代感的白色沙發是從巴黎空運過來的,玄關處隨意擺放的鳥籠以及水晶燈,都以香奈兒家居中的樣子呈現;置放在梳妝臺上的珠寶作品,仿佛將昔日香奈兒女士與好友米希亞(Misia Sent)、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的美好時光,凝結在永恒閃亮的鉆石里。
回放 1932年11月
首度展示其無比奢華的高級珠寶系列
時光回放到1932年,那是一個大戰后經濟蕭條的年份,往往最壞的時代需要美好的事物來裝點。
當時,巴黎珠寶協會請香奈兒女士設計珠寶。據悉,巴黎珠寶協會此舉在當時可謂大膽,他們是第一次邀請一個服裝設計師來設計珠寶。香奈兒女士選擇了這樣特殊的時期舉辦了她的首次高級珠寶展。這次高級珠寶展中的所有鉆石珍品都是采用鉑金鑲嵌,這在當時裝飾藝術盛行的大環境下絕無僅有。彗星成為那次創作的主要靈感來源,因為70多年前的香奈兒女士認為彗星代表了永恒和無所不在的現代感。
“鉆石珠寶系列”(Bijoux de Diamants)珠寶展中的彗星項鏈以活動無扣式設計,一夕轟動巴黎。
山茶花斜紋軟呢項鏈巧妙地將山茶花主題安排于側邊,更顯清新與獨特。
那次珠寶展被譽為“將奢華與優雅完美結合又相得益彰的盛事”,人們也第一次意識到高級珠寶設計也可以如此充滿創意。
定格 2009年11月
每件作品都在訴說當年創新精神
此次共展出五大系列作品,其創作靈感源自于1932年香奈兒女士推出“Bijoux de Diamants”鉆石珠寶展的創意與她傳奇的一生,參與展出的作品皆富涵香奈兒珠寶的經典元素,如:象征幸運的五角星、雅潔的山茶花、光潤的珍珠、典雅的斜紋軟呢和圣馬可風格的彩色寶石,并大量采用1932年展覽中的主要材質——鉆石。
充滿異國風味的住所擺飾,可看出香奈兒喜愛游歷世界,并將所見的光景融入珠寶作品中。如San Marco圣馬可系列作品的靈感便是香奈兒造訪威尼斯圣馬可大教堂后,所激發出以彩色寶石和拜占庭式圓頂造型的設計,細看可見數圈鑲滿鉆石的圓弧手鐲上,陳列著十字放射狀排列的寶石,流露出獨特的東方華麗氣息。
每一件珠寶都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香奈兒將一生對自由的追求轉化為流暢的設計語匯,處處流露在珠寶作品中,同時也是她畢生傳奇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