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際現貨金價以1179美元再次創出新高,國內現貨金價也隨之走高到258元/克左右。記者昨日調查發現,成都各大金店的千足金飾品價格極度分化,千足金飾品價格從最低的267元/克,到最高的318元/克,差價逾50元,如果再算上部分飾品需要附加的“工費”,差距接近百元。
是什么造成了成都金飾品價格的巨大差距?金飾品價格“亂戰”的背后,潛藏著什么樣的行業壓力?本報記者昨日進行了調查。
金飾價差最高近百
記者昨日在金店云集的總府路調查發現,千足金飾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然而上漲幅度卻差距甚大,最低價與最高價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
在周大福金店,金飾品的基礎價格標注為315元/克,部分造型較新穎的款式,每件需要收取數百元的工費,店員表示由于近期搞活動,工費可以打6折,不過換算下來,金飾品價格最高可達350元/克。
而在本土品牌帝爵金店,價格也達到312元/克,在一街之隔的永泰金店,千足金飾品價格為288元/克,天鑫金店千足金飾品最低報272元/克,在愛心、工美錦官銀樓金店,價格卻僅為267元/克,竟然僅比原料金價貴9元!而且,千足金飾品最低價與最高價之間的差距,接近百元。
“價格戰”令商會束手無策
一位熟悉成都金飾行業的人士指出,過去成都金飾品因為品牌、工藝等因素,價格有一些差距,但也就在20~30元之間,像現在這么大的差距從來沒有過,這“太不正常了!”
記者查詢過去金店金飾品的價格記錄,去年3月國際金價沖上1033美元/盎司后,成都金飾品價格曾一度達到298元/克,目前國際金價早已沖上1100美元,卻仍有金飾品維持在267元/克等的極低報價,再加上今年8月開始,不少金店實施“價位分離”制度,即金飾零售價由“基礎金價和工費”組成,一些設計成本高、做工好的金飾收取較高工費,這使得金飾品價格差距明顯拉大。
“267元的價格有點亂整,根本沒利潤可言!”對于部分金店打出的最低價格,某金店羅老板大吐苦水,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金店千足金飾品零售價格,除了包含原料金價外,還需要附加5%的消費稅,他以零售價為270元/克的金飾品舉例,需要支付的消費稅為11.5元,“現在金交所基礎金價258.5元,加上11.5元的消費稅,即使不算金店運營成本,270元就是硬成本!”
另一位金店老板也持同樣說法,他一語道破天機,“愛心金店是免稅企業,不用加5%的消費稅,所以可以定出這樣的價格,但其他企業這樣做只能虧本,你讓金店怎么生存?”
面對眾多金店的抱怨,日前首飾商會幾位理事專門召開了會議討論此事,不過并沒有議出什么結果。四川省首飾商會一位負責人無奈對記者感嘆,成都金飾品價格“亂戰”令行業生存壓力加大,不過大家認為這是合理的市場競爭,“政府都沒有辦法管,商會更沒有什么辦法。”
價格戰不利企業長遠發展
一位金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打價格戰雖然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事,但對企業來說卻并不利于長遠發展,他說,“低價格”固然可以短期促進銷售,但不利于建立長期品牌。“像周大生、周大福這樣的全國性品牌,工廠的細節要求高,我們一般做七八道工序,他們卻可能有十幾道,而且還有專門的設計部開發新款式。”
該人士指出,成都金店行業目前的“價格戰”,勢必讓企業利潤越來越薄,難以在設計和工藝的研發上進行更多投入,“我們希望首飾行業能自律一下,在保證企業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制定一個透明的價格,致力于設計和工藝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