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捱的時候,大家沒有看到
是什么給予了秦海璐這樣的自信?自然而然地會聯想起她入行后的經歷,21歲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之后順風順水。大部分人苦苦煎熬多年,拍了無數套無名的戲,終于等到時來運轉,才能一舉成名。“我捱的時候,大家沒看到,我苦在小時候學京劇。從小學戲是一種折磨,我挺怕回憶那段時間的事,人可能對折磨的記憶特別容易淡忘吧,我知道那時候挺苦的,問我具體哪些事兒記不得了。不過也好,苦過小時候,現在拍戲就覺得不算苦。
又比如健身做瑜伽,對我來說滿足不了運動的需求,隨隨便便我可以在跑步機上跑10公里。以前經過超強度訓練后,現在大家說的運動減肥、強身健體,對我來說都沒什么用。我減肥的唯一方法就是餓著。靠鍛煉沒用,別人鍛煉一個小時,我可能鍛煉4個小時才能達到那個效果。我身體的承受力比其他人好很多。”
很多人覺得她一出道就紅了,她自己有不同的認知。“我也奮斗了很多年,我從9歲就奮斗在表演藝術上,到我21歲得獎時,也奮斗了十幾年。金馬獎在業內來講,含金量比較高。能得到獎,只是一種榮譽。獎項是對你過去工作的肯定,而不能指明你的未來。”
她當年拿獎之后,有人去采訪得獎影片《榴蓮飄飄》的導演陳果,這位大導演說,當初看中的是秦海璐身上的風塵氣。“陳果后來解釋他說的那個‘風塵’,他不太懂國語該怎么說,指的是這個人很漂泊,不知道她要什么。《榴蓮飄飄》講的是一個北方人到南方怎么樣去生活,又從南方回到北方,被北方人不認可。就像榴蓮一樣,有人特別喜歡,有人特別不喜歡,它本身也是一個漂泊的東西。可能我真的樣子和別人不太一樣,大家找我演這種角色,可能因為我不是普通人的氣質。”
她是中戲96級的學生,這個班級號稱“明星班”,同學中包括章子怡、劉燁、袁泉、胡靜等頗有名氣的演員。當然,一個班級數十個人,總不會個個都能成為明星,有些默默無聞。“我從不否認這里面有運氣的存在。我相信很多演員也非常努力,為演戲付出了很多,但是運氣可能比較偏向我這一邊。”
這回終于演了一個不擰巴的人
運氣好的秦海璐,拿獎走紅后,接片子很偏向藝術性。“我身上的實驗性會特別大,所有的化妝師都特別想畫我,畫完之后他們都會嚇一跳,因為跟他們想的不太一樣。角色也是一樣,加上一開始我就能得到專業認可,他們認為有難度的,就會來找我。一般人完成不了的,他們會來找我。我好像是娛樂圈的風險投資一樣,沒風險的事兒大家都不來找我,這事兒讓我挺窩火的。”說完這段話,她煞有介事地叉起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