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是個統稱,實際上,寶石的種類很多,大多由于產量較少而十分珍貴。也正因為珍貴,所以近年來一直是拍賣市場的寵兒。近年來,寶石在拍場上也表現不凡,屢創佳績。特別是高檔寶石,尤其受到收藏者的青睞。鉆石、紅寶、藍寶、祖母綠、金綠貓眼是公認的高檔寶石,而優質的碧璽、海藍寶則在近年受到年輕一族的追捧。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話足以證明鉆石在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鉆石堅硬無比,璀璨美麗;石墨則黑黑軟軟,灰頭土臉。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二者,卻是孿生兄弟,父母皆為碳。比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使碳變成了石墨,更高的溫度加極高的壓力,碳或者石墨瞬間就成了堅硬無比璀璨美麗的鉆石。比起紅寶藍寶,鉆石的產量不小,但若與更加稀有的祖母綠、金綠貓眼相比,鉆石的產量確實有點大。
所謂物以稀為貴,鉆石在寶石界穩坐頭把交椅并不是因為稀有,而得益于其堅硬、璀璨的性質。評價鉆石用4個C衡量,即Caratage(重量)、Clarity(凈度)Color(顏色)、Cat(切工)。收藏投資者眼中的重量1克拉以上,肉眼看不到雜質,顏色幾近無色,不能偏黃、偏褐 (彩鉆另當別論),切工精良,能將赤橙黃綠青藍紫7色光全反射出來,這樣的鉆石相當稀有。
近年來,雖然在消費市場鉆石的價格越來越接近成本,但是一克拉以上具有收藏價值的上好鉆石仍然不為價格所動,表現不俗。
紅寶石和藍寶石的化學成分完全一樣,均為氧化鋁,硬度接近9,僅次于鉆石和碳化硅。紅寶石有玫瑰紅、粉紅、胭脂紅、鴿血紅等,鴿血紅極為珍貴;藍寶石除了藍色外,還包括黃色、綠色、紫色、黑色等,如黃色,就叫黃色藍寶石。紅寶石的產地不多,主要產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和非洲的肯尼亞等國,緬甸紅寶石質量上乘,鴿血紅基本上就出自緬甸。
藍寶石產地比紅寶石的產地多,中國山東的昌樂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了藍寶石礦,產量很高,顆粒也大,最大的能達到1000克拉左右,但缺點在于顏色偏深,不太出火。祖母綠是綠寶石之王,是寶石級綠柱石,主要產地在哥倫比亞,產量極低。而金綠貓眼則十分神奇,它像極了正午時分貓的眼睛,酒黃色的寶石中間有條靈動的細線,似有生命。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很多,但其折光率,其靈動性皆不如金綠貓眼。寶石界稱金綠貓眼為貓眼,真貓眼,其它有貓眼效應的寶石稱呼時一定會加個定語,如紅寶貓眼、祖母綠貓眼、水晶貓眼等。
除了色彩,稀有程度與寶石的價值有關,決定寶石收藏價值還與寶石的大小有關,一克拉以上的寶石更受收藏者歡迎。
與傳統寶石的收藏群體不一樣的是,碧璽和海藍寶則更受年輕人的青睞,因此,近年來寶石類的專場拍賣會上也經常可以見到年輕人的身影。
碧璽又稱電氣石,它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在光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中經常可以找到它的身影。我國也盛產碧璽,但優質的并不多,顆粒大、裂縫少、顏色好的更是稀少。優質紅碧璽、綠碧璽顏色美得攝人心魄,它特有的敏感性可以讓女士更聰慧,男士更睿智,目前優質碧璽的價格每克拉已經上了萬元臺階。藍色的綠柱石,寶石界稱作海藍寶石,古時候西方人認為海藍寶是大海的精靈,所以航海人大多會帶上一件海藍寶。現在,工作壓力很大的菁英階層,有很多人喜歡海藍,因為海藍寶有舒緩壓力、寧靜心神作用。
不過,當前寶石消費市場價格差別相當大,懂貨的人不妨到拍場上淘淘寶,由于起拍價一般要低于市場價,因此撿漏的可能性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