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匠們以其超乎常人想像的手工工藝,打造出可能是世界上最精密機芯的機械表
金字塔頂端的手表?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瑞士制造,但其實在德國德累斯頓的格拉蘇蒂(Glashütte)小鎮(zhèn),卻有兩個在世界表壇有著重量級地位的品牌,朗格(A. LANGE & SHNE)和另一個以小鎮(zhèn)命名的品牌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特別是富有傳奇歷史的朗格。
德國表就如奔馳汽車、徠卡相機一樣迷人,而頂級朗格表的價格絕對不會比奔馳S級便宜多少。如果問德國表與瑞士表有何區(qū)別,朗格并非與百達翡麗一樣以華麗的造工和定制的一款要等十年的限量版來提升價值。德國工匠們以其超乎常人想像的手工工藝,打造出可能是世界上最精密機芯的機械表。德國表不僅是以精密而結實耐用的機芯來贏得人們尊敬,更以其在機械上的大膽創(chuàng)新而聞名。不僅有精密的陀飛輪,而朗格的芝麻鏈傳動系統(tǒng)和31天的動力儲備足已令人匪夷所思。
去年在格拉蘇蒂小鎮(zhèn)朗格表廠參觀,離開表廠前被一盆植物所吸引。花盆的泥土上插著一支有刻度的“試管”,原來他們給植物澆水是把水倒進“試管”里面,這樣每次都能精確計算出所需的水量。德國人就是嚴謹得讓你覺得不能理解,當我提出要為戴在腕上的樣表拍照時,朗格負責人卻拒絕我,他說:“樣表是給客人試戴的,無可避免會在表殼上留下細微的劃痕,如果你需要拍照,我們可以給你提供全新的表。”
richard lange pour le mérite:無比精準
共有兩個版本:鉑金(限量50只)和玫瑰金(限量200只),表帶為手縫鱷魚皮
只有配備最復雜裝置的表款才會冠以“pour le mérite”名號,這也是朗格自從tourbillon陀飛輪及2005年推出的tourbograph之后,第三款被冠以“pour le mérite”名號的腕表,因為這款天文臺richard lange pour le mérite裝備了理查德-朗格研發(fā)的芝麻鏈傳動系統(tǒng)。去年在朗格表廠參觀時,表廠最引以為豪的就是給我們介紹芝麻鏈的制作過程,這個鏈條有點像自行車鏈條,但它的每個連結點卻是比“芝麻”還要細小,簡直令人嘆為觀止。芝麻鏈本是舊款的懷表采用的技術,目的是利用杠桿原理,在發(fā)條上緊和松弛的時候都能保持恒定的扭力輸出,這樣精確走時,但把芝麻鏈從“大型”的懷表引入到細小的腕表上,朗格是第一個。
Pour le Mérite使用朗格L044.1機芯,該機芯由279個部件組成,提供36小時動能儲備。直徑40.5mm的大表殼令這款天文臺表獲得最清晰的視覺效果,藍鋼的指針是用特殊的鋼料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顯示出來的美麗顏色,另一個德國品牌格拉蘇蒂也偏愛藍鋼。同樣的制作還是藍寶石表鏡下的白色琺瑯表盤,同樣是花費30道大量工時,再加上800度的高溫燒鑄而成。
LANGE ZEITWERK:跳字式時間顯示的機械表
L043.1 機芯,鉑金表殼,表鏡為藍寶石水晶玻璃,時間橋構成了小時、分鐘和小秒盤的框架,形似張開的雙翼橫跨表盤(限量200只)
高端的傳統(tǒng)機械表通常以制作精良的機芯和豪華外觀來提升檔次,但通常在表盤設計上偏向保守,畢竟大膽創(chuàng)新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但如果你看到這款朗格最新款的LANGE ZEITWERK,你簡直不敢相信它是出自嚴謹的德國機械表朗格,完全可以說是革命性的設計——幾乎所有機械表都是用指針顯示時間,只有那些電子表才會采用跳字式的液晶顯示,但LANGE ZEITWERK的革命之處就是采用跳字式時間顯示。
ZEITWERK源自L043.1 機芯,全新研制的跳字式小時與分鐘裝置仍是以朗格原理為設計基礎,由兩個分鐘盤和一個大型小時環(huán)組合而成,而恒定動力擒縱系統(tǒng)每分鐘一次,精準地產生必要的切換脈動。要解決如此大的跳字式顯示,必須解決個兩個問題:一是能為三個數字盤同時前進時提供所需的大量動力;二是如何精準地控制動力,因為如此大的數字盤啟動和停止時的慣性會影響到精確性。
朗格專利特長主發(fā)條盒是機芯的動力來源,這項專利設計簡直顛倒了神圣的上鏈/松鏈原理。腕表上鏈的時候涉及摩擦功率較高的發(fā)條盒軸承,但在主發(fā)條漸漸松開的時候,發(fā)條盒齒輪會轉向摩擦最小的軸承。這樣便可有更大的扭力來驅動腕表及推動小時數字盤和分鐘數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