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虁鳳紋瓶
陳逸飛 橫臥的裸體
傅抱石 巴山夜雨
林語堂日記
2009秋拍季已經拉開,如果說今年春季的拍賣勝在市場以一種出奇不意的方式引領了大家的想像,那今年秋天的看點就在于市場會以何種姿態來應對大家的想像,各拍賣公司都全力以赴,通過自己的拍品,來表達對當下的市場的理解和期待。今年上半年中國嘉德以8.25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傲居內地首位,9月結束的第19期嘉德四季又以1.7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創嘉德四季新高,持續走強,作為內地拍賣旗艦,相信中國嘉德的秋拍盛宴,定會引起各方關注。
中國嘉德2009秋季拍賣會將于11月18日至23日隆重登場(郵品錢幣銅鏡展拍自2009年11月8日起),將推出涵蓋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現當代陶瓷及雕刻藝術、油畫雕塑影像、古籍善本、郵品錢幣銅鏡、珠寶翡翠等門類的共17個專場,共將呈現拍品超過6600件,展拍地點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此外,10月23日至25日及10月30日至11月1日將分別在上海世貿皇家艾美酒店和鄭州索菲特國際飯店舉辦上海、鄭州巡展,11月8日至10日還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辦“09秋拍精品特展”。為滿足收藏愛好者的需求,上述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多次鑒藏講座。
中國嘉德董事總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此次秋拍我們經過了長時間的精心準備,通過多次的海外征集和國內鑒寶活動,為大家征集了眾多質素可觀的精品佳作,各門類亮點頻現,還將呈現眾多主題專場,為藏家搭建更為豐富的收藏平臺,希望能滿足不同藏家的需求。”
今年是國慶60周年,中國嘉德特別推出“新中國美術專場”,將有50余件書畫、油畫、版畫和雕塑紅色作品亮相,其中包括堪稱秋拍焦點的吳冠中《北國風光》(估價為1500至2500萬元人民幣);靳尚誼唯一一幅工業題材的油畫《毛主席在煉鋼廠》(估價為1800至2200萬元人民幣);蔣兆和代表作、創作于1949年10月1日的巨幅水墨作品《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估價為800至1000萬元人民幣);程十發一生唯一一部以毛主席為主角而創作的連環畫《歡迎毛主席》(估價為320至420萬元人民幣)及老舍舊藏齊白石《和平》(估價為220至280萬元人民幣)等。而王式廓的《血衣》、傅植桂《大字報好》、湯沐黎《轉戰南北——抗戰中的毛澤東與周恩來》,郭紹綱、惲圻蒼《毛主席帶領我們在大風大浪中前進》以及李可染作品《井岡山》,黃胄作品《辦好托兒所》,有趙樸初題跋的董壽平《大紅梅》等將一同亮相。
古代書畫中,“宋元明清法書墨跡”專場是中國嘉德十年古代書畫拍賣以來首次舉辦如此有系統、成規模的古代書法專題拍賣,《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宋克《草書杜子美壯游詩卷》等博物館級別珍品將亮相;近現代書畫部分,兩個精心準備的專場“傳承與變革—亞洲重要藏家之晚清民國書畫集珍”及“西風東變—特立獨行的二十世紀中國水墨先行者”定會讓藏家耳目一新;黃賓虹《淺降山水四屏》及張大千《溪山初雪圖》將分別領銜黃賓虹 “渾厚華滋”及張大千“一生江?”作品單元;傅抱石以“夜雨”為主題作品的巔峰《巴山夜雨》(估價1500至2000萬元人民幣)也將露臉。
瓷器工藝品方面,中國嘉德首次推出的宮廷專場“澤古怡情—清代宮廷藝粹”將揭開神秘面紗,呈現20余件清宮珍品,其中“清乾隆仿掐絲琺瑯粉彩壽山福海紋蓋瓶”為著名藏家張宗憲先生藏品,甚為罕見,估價為1500至2000萬元人民幣;除此之外,同場的“清乾隆御書墨云室記”緙絲手卷、“御制棉花圖墨”、“黃地青花正龍捧壽雙耳瓶”、“銅胎畫琺瑯菊花式茶壺”均極具皇家氣息。
現當代陶瓷、國石國藝方面,此次作品門類從時間到空間上的跨度均很大,既包括民國及解放后工藝美術大師們的經典之作,也涵蓋了學院教授作品。
油畫雕塑影像方面,傳統油畫由陳逸飛《橫臥的裸體》及艾軒《沒有回聲的荒原》領銜;當代油畫則有羅中立《老者》等重要作品;影像作品中,韓磊《長生殿》及劉錚的重要作品將上拍。中國雕塑系列專場此次繼續啟航,聚焦東北,將呈現老中青三代東北雕塑家的精品,同時,另一批如展望、隋建國等雕塑家重要作品也將亮相。
古籍善本中,如林語堂撰書《林語堂自由日記》、鄭逸梅、方孝孺等名家舊藏,以及方輿地圖、寫刻佛經、明代版畫類藏品尤為引人注目。
郵品錢幣銅鏡此次有4000余件拍品上拍,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批世博會相關收藏將現身,主要包括“歷屆世博會的獎牌”、“中國參加世博會的影像”、“第一屆世博會全景圖”等三大類珍貴藏品。此外,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大一片紅”郵票、“海獸葡萄鏡”、南宋金錠及兩場藏家紙幣專場“黃亨俊收藏紙幣”、“名家集鈔”均值得著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既2006年之后,時隔三年,中國嘉德再次推出珠寶翡翠拍賣,將有60件頂級翡翠飾品現身,包括項鏈、珠鏈、馬鞍戒、圈戒、項墜、掛件、手鐲、戒指、耳墜、扳指等,其翡翠的翠色及質地均為上乘之選。
中國書畫:
中國嘉德此次重拳出擊,共薈萃了1300余件精品佳構,除了常規的中國近現代書畫兩個專場及古代書畫一個專場之外,還特別為藏家奉上了精心組織的主題專場,如:“傳承與變革—亞洲重要藏家之晚清民國書畫集珍”,“西風東變—特立獨行的二十世紀中國水墨先行者”以及“宋元明清法書墨跡專場”。
“宋元明清法書墨跡”專場是中國嘉德十年古代書畫拍賣以來首次舉辦如此有系統、成規模的古代書法專題拍賣,法書不同于書法,是對古代名家墨跡的尊稱,包含著書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傳世的書法多,但能稱為“法書”作品的少,本場作品除了均經過嚴格挑選有代表性的書家之作外,還旁及歷史人物,力圖呈現不同書體面貌,滿足不同藏家的需求,其中更有可稱之為博物館級的作品亮相,相信是古代書法愛好者的難逢契機。其中《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為朱熹、張景修等六段宋人墨跡,一段元人墨跡,原此卷中的一段樓鑰題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宋人法書與宋畫同樣,散于民間且流傳有序可信者鳳毛磷角,若收藏于國家博物館訂為一級品實不為過,此次將揭開神秘面紗,勢必飽受關注。
宋克與宋璲、宋廣書史稱“三宋”,對明代初期書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存世作品稀少,此次征集到的宋克《草書杜子美壯游詩卷》是徐邦達先生所著《歷代古書畫過眼要錄》中提到的六件宋克作品之一(其余皆收藏于各大博物館),此卷后一段明商輅題跋極為稀見,跋語中言及明英宗(朱棣)和其本人初見宋書推為“羲之后一人”,可見評價之高,且此件作品曾經當代著名鑒定家張珩收藏,卷尾有張珩四題,可見珍愛如此,此件作品估價為650至950萬元人民幣。
明代董其昌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由于其書法備受康熙、乾隆的偏愛,以致清代三百年董氏書風盛行,成一代潮流,本次拍賣董書多件均可稱佳品,而其67歲所作《龍神感應記》、62歲所作的《為丁云鵬作賀七十壽詩》可稱董書中甲觀!洱埳窀袘洝肥珍浻谑䦟汅懦蹙帲瑸槊饕淮、首輔葉向高撰文,董其昌所書,全篇以最用意的行楷寫就,筆法精到,遒美圓潤,清宮舊藏,刻絲包首,殊為難得,估價為680至880萬元人民幣。《為丁云鵬賀壽詩》是為好友畫家丁云鵬所作,尺幅巨大,極為罕有。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同樣異彩紛呈,其中,文征明《溪山清遠圖書畫合璧卷》堪稱是最能代表其藝術特色的細筆山水,經項子京、梁清遠等名人收藏,并且1929年就著錄于日本出版物,估價為1100至1800萬元人民幣。董其昌的兩本冊頁,均為晚期親筆之作,名家鑒藏!稌嫼翔怠妨_,有宋葆淳、吳湖帆題跋,筆墨松秀含蓄,意境蕭閑沖淡,書法對題用紙為金粟山藏經紙,殊為可貴。另一《山水》四開,構圖與筆墨兼顧,意境與韻味俱超,也為董氏自藏得意之作,經清末聽帆樓主人潘正煒,和現代大收藏家王己千舊藏。
明代繪畫中曾鯨《繪嚴用晦像》與蕭云從《青山高隱圖》兩件手卷均是畫史上開宗立派畫家名多年難得一見的佳作,可遇不可求。曾鯨作品存世稀少,據統計,公私收藏可知的不過三十余件,且多藏于博物館,此卷卷后洋洋灑灑同時期三十五人題詠,堪為罕見,具有極高的藝術、歷史價值。蕭云從《青山高隱圖》,全卷近9米,構圖繁復,時出險境而又鋪陳得當,顯示作者極高的繪畫修養和構圖能力,多次著錄。而藍瑛《仿李晞古山水軸》是其七十歲作品,保存完好,幾為所知藍瑛傳世尺幅最大的作品,不容錯過。
此次還有幸征集到兩位藏家專藏,一位為舊上海藏家收藏,精致的舊裝裱和近乎完美的保存狀態為三十余件精彩的作品增色不少,其中以明代金箋書法扇面及明末清初諸家作品尤為矚目。另一位藏家藏畫十余年,興趣專注于揚州八家,收納了眾多揚州畫派中的精品。
進入近現代部分,兩個精心準備的專場相信能讓藏家過把癮。“傳承與變革—亞洲重要藏家之晚清民國書畫集珍”專場,共有330余件作品,此專場的最大特點可謂是從藝術史中來,到藝術市場里去。作品涵括了自“湯、奚、方、戴”到齊白石之間的晚清民國畫壇的方方面面,對這一段被喻為“并非衰落的百年”書畫史作了一個清晰的詮釋,藏家在挑選作者和作品時都體現了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十分貼切地展現了從晚清地方畫派到金石畫派,從四任、吳昌碩到“三吳一馮”所引領的海上畫壇以及從金城、陳師曾所統領的京津畫壇到南張北溥、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家的出現,以精準的作品、條理明晰的分類,最大程度上顯現了晚清民國畫壇的百態,這批作品品相非常完好,成扇的扇骨也品種奇絕,加之風格面貌各異,用“琳瑯滿目”來形容自不為過,相信這一批經過幾十年精心品鑒而妥善保存的作品,會以它的豐富吸引看官。其中,于非庵《四喜圖》、張大千《五色荷花》、趙之謙《眉壽圖》、馬晉《御鷹圖》最為亮眼。
另一個頗有特色的專場為“西風東變—特立獨行的二十世紀中國水墨先行者”。這個專題以留法的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留學比利時的吳作人,留學日本的高劍父、朱屺瞻、關良、傅抱石、丁衍庸以及兩位無固定留學經歷,而個人經歷及創作深受影響的劉海粟和方人定等十一位畫家為主線,通過他們的水墨畫創作和個人的藝術理念,來回顧西風東漸時他們對于水墨畫的變革和改造,希望能給市場補充進新的理念,并籍此可以展開更深入的梳理,讓藏家也得以在這種縱橫比較中,更具體地認知一件藝術品后面的情狀。其中,徐悲鴻《峨眉古寺》、《奔馬》,方人定《凝視》不容錯過。
在近現代的兩個常規專場中,中國嘉德將幾件重要作品、幾個藏家小單元和幾位畫家的作品集結形成了一個主線。其中,創作于1943年的《巴山夜雨》無疑是傅抱石金剛坡時期的一件名作,也可以說是傅氏一生中以“夜雨”為主題的作品中的巔峰,這件作品一直為傅抱石本人所珍視,文革也因為被置于一支花瓶中而幸免遇難,之后但凡有重要的傅抱石展覽、出版,這件作品無不一一現身,此次藏家將有幸一睹名品的風姿,該作品估價為1200至1800萬元人民幣。
黃賓虹的《淺降山水四屏》無疑領銜了黃賓虹的“渾厚華滋”單元。這件征集自東南亞的深宅大屋的精品因為一直被珍視,被藏家極其用心的保存,時至今日也菁華尤存,無論取任一局部,都堪稱豐富完美,而整體看的時候,又恍如一件印象派的作品切換到中國水墨上。此件作品估價為380至580萬元人民幣。
在張大千的“一生江?”單元中,作品多由山水畫組成,尤其難得的是疏理了他的山水畫由四十年到50、60、70、80年代各個階段面貌的變化。這個單元兩件重要作品當屬創作于1949年的《溪山初雪圖》和1967年《春山匹練圖》。
此外,此次還有一件重量級紅樓主題藏品將現身,為紅學家魏紹昌先生于1976至1980年前后搜集的70余位我國當代大詩人、大畫家、大書法家及紅學家們的書畫作品及題詩,程十發、丁聰 、吳作人 、沈叢文、茅盾、俞平伯、華羅庚、唐云、陳佩秋、曹禺、啟功、張樂平、葉淺予、葉圣陶、黃苗子、錢鐘書、戴敦邦、謝稚柳、關良等等名家的作品均收錄其中,相信喜歡紅樓的藏家將視為至寶。
瓷器玉器工藝品:
此次瓷器工藝品部分共推出530余件拍品,集合了瓷器、玉器、文房清供等各個門類,其中“澤古怡情—清代宮廷藝粹”為中國嘉德首次推出的宮廷專場,將為大家一次性呈現20余件瓷器、玉器、緙絲、御墨等清宮珍品,可謂璀璨奪目。繼春季推出明清紫砂器的首場拍賣成功后,秋季繼續推出“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遺珍”專場,以宮廷、外銷、晚清民國大家作品為特色。傳統的“瓷器工藝品”專場中,不僅明、清瓷器,精彩紛呈,更是添加了宋元時期的瓷器作品。“文房清韻—明清書齋雅玩”相信也能給藏家帶去別致的文人雅趣。
“澤古怡情—清代宮廷藝粹”專場中,“清乾隆仿掐絲琺瑯粉彩壽山福海紋蓋瓶”為著名藏家張宗憲先生藏品,無疑為本場亮點。此件作品為瓷器仿銅胎掐絲琺瑯的華美之作,最為別致的是,雙耳及蓋子之寶珠鈕皆描金,不僅色彩醒目,更組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寓意,配合“壽山福海”主題紋飾,相得益彰。此件珍罕的御窯精品僅知一件類似作品,已被香港長青館收藏并出版,此次這件作品“露臉”,可謂可遇而不可求,令人倍加珍視,估價為1500至2000萬元人民幣。
專場中另一重器為一軸“清乾隆御書墨云室記”緙絲手卷。此卷為深得乾隆寵愛的大學士?蛋补∮P為底稿在蘇州織造精心制成緙絲而呈獻的賞玩之物。此緙絲運用通經斷緯的織造工藝技巧,以平緙為主,兼采搭梭技藝,緙工精密平整,運梭如運筆,筆畫宛轉自如,剛勁有力,準確地反映了乾隆御筆的特征。明黃地五彩云金龍紋緙絲作包首,錦絲帶,玉別子皆具有乾隆時期的典型風格,并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緙絲乾隆御筆八徵耄念之寶記卷”包首特征一致,堪稱絕世精品,估價為800至1000萬元人民幣。
筆墨紙硯是文房之魁,中國嘉德2007秋拍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彩墨”,以448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至今仍是宮廷御墨的世界拍賣紀錄。此次秋拍,中國嘉德再次推出從美國征集到的成套集錦墨—“御制棉花圖墨” 一盒。此墨共十六錠,將十六步棉花耕作的全過程呈現于上,墨一面刻畫場景,一面題御制七絕詩文。此套墨為乾隆三十年(1765)所制,帶有黑漆描金雙龍戲珠盒,上寫“御題棉花圖”,分上下兩函裝,制作極其精致,另附有宮廷原裝錦套和黃綾簽,經知名古墨收藏大家張絅伯先生收藏,流傳有序,堪為至寶,估價為100至150萬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此專場還有代表乾隆早年高超制瓷工藝的“黃地青花正龍捧壽雙耳瓶”,出自美國艾倫。尼龐先生舊藏,類似作品極為罕有,值得重視的是,根據相關記載,乾隆皇帝親自對此類器物的造型紋飾提出過詳細的修改要求,實為難得一見的御窯重器,估價為480至600萬元人民幣。另一件從美國回流的一對“銅胎畫琺瑯菊花式茶壺”,四面皆有菊瓣形開光,凸出器面,連同器蓋器足部分的菊花形制,北京故宮博物院有類似藏品,成對傳世至今,極為難得,估價在800至1000萬元人民幣。
此專場中的碧玉白玉皆有亮眼美器,“碧玉雕人物筆筒”是乾隆帝所欣賞的“畫意玉器”,甚具皇家氣息,類似作品收藏于北京和臺北兩地的故宮博物院。此外,“碧玉臥牛”“白玉蓮花口扁瓶”“白玉鸞鳳竹節花插”等擺件也將一同上拍。
另外幾專場中,同樣精品迭出,“明永樂甜白釉僧帽壺”作為明清之際最高統治階級贈送給西藏上層的禮品,非常難得;“清乾隆粉彩百鹿尊”是此時期典型的粉彩代表作品,流傳較為少見。此次還將上拍三件美國紐約藏家Chait Galleries舊藏:“清康熙黃釉罐”、“清康熙瓜皮綠釉罐”、“清康熙茄皮紫釉罐”,均可稱之為此時期單色釉的典型之作。今年恰逢元青花瓷討論的熱潮,此次也將推出此時期的四件作品,其中“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最為別致,此外,還有“元青花火焰馬圖折腰碗”等同時代作品一同登場。“明德化觀音渡海像”、“清乾隆茶葉末釉鳩耳瓶”、“清雍正仿龍泉青釉龍鳳紋小天球瓶”等佳作也值得藏家關注。
工藝類藏品中,犀角類、漆器類藏品最為引人注目。其中“明犀角雕蘭花杯”、“清中期犀角雕文殊菩薩”值得關注,而“明萬歷纏蓮八寶紋彩金象描金朱漆大箱”是近年來拍賣場上并不多見的漆器大件作品,為典型的萬歷時期的宮廷家具。
文房專場,整體觀之,以精巧細膩最為動人。如“清乾隆粉青釉印花花插”和“清乾隆茄皮紫釉三孔花插”兩件花插,別有韻味。“清康熙青花春夜宴桃李園圖筆筒”和“清康熙青花萬壽尊賦筆筒”以及“清乾隆墨彩四體書法筆筒”是筆筒藏品中的佼佼者。而硯臺作品中,日本著名收藏家龜阜齋舊藏“清端溪祥云星宿硯”及傳世品稀少的“明洮河蘭亭硯”不容錯過。
現當代陶瓷、國石國藝:
此次這一部分將有150余件作品閃亮登場,作品門類從時間到空間上的跨度均很大,既包括民國時期的珠山八友遺珍以及解放后工藝美術大師們的經典之作,也涵蓋了近年十分活躍的學院教授作品。今年春拍中,紫砂作品受到市場熱烈歡迎,此次秋拍還將趁勢推出一大批高水準的名家名作。
“八友遺珍”粉彩瓷板掛屏十件包裹王琦、徐仲南、鄧碧珊、何許人等十位民國時期陶瓷巨匠的巔峰之作,其中多件作品的多次著錄。戴榮華“好花看到半開時”粉彩瓷瓶、張松茂“國色天香”粉彩瓷板、李菊生“雙吉圖”高溫顏色釉瓷盤、李峻“遐思”粉彩瓷板等一批巔峰之作將齊齊亮相拍場。此外,姚永康 “世紀娃”,白明“新梅甁系列”,陳光輝“靶標——世代”等學院教授作品將會粉墨登場。
“三線咖啡具”是顧景舟六十年代為紫砂工藝品出口創制的經典作品,包括咖啡壺、碟、杯和糖缸、奶杯共十一件,用料極為講究,據傳為顧氏保存多年的“缸底之紫泥”,這一作品制成之后即出口海外,此番重現拍賣市場,實為國內藏家之幸。此外,“藏六抽角茶具”、“顧氏六方壺”兩件顧景舟力作也將一同上拍。何道洪先生創制“竹趣壺”在壺腹、蓋鈕、壺嘴造型的把握上,通過夸張、對比等手法現實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是典型的何氏佳作。
“國石國藝”專場中薈萃了190余件作品,涵蓋了壽山石、昌化雞血石、巴林石、青田石等多個門類。其中大部分作品為海外回流,相信可靠的來源以及合理的定價會引發新一輪的熱潮。其中,“題大觀園”壽山田黃石薄意擺件依石造型,揚石之長,避石之短,融詩、書、畫于一體,每個角度觀看,都是一幅雋永的山水小品。“昌化雞血石章”取材端正大氣,六面血色鮮艷滋潤,視覺魅力非凡。另有“高士賞玩圖”壽山田黃石薄意擺件、“壽山冰糖地荔枝洞石章”等壽山石佳作一同亮相。
珠寶翡翠
既2006年之后,時隔三年,中國嘉德再次推出珠寶翡翠拍賣,將有60件頂級翡翠飾品現身,包括項鏈、珠鏈、馬鞍戒、圈戒、項墜、掛件、手鐲、戒指、耳墜、扳指等,其翡翠的翠色及質地均為上乘之選。其中,帶有傳統宗教文化色彩的翡翠觀音菩薩鑲嵌鉆石項墜,翠色鮮艷、勻稱,透明度好,是本次拍品中的翹楚,另一件翡翠鉆石項墜,以寓意“福壽”的壽桃為雕刻題材,翠色陽俏、均勻,材料碩大飽滿,瑩潤碧透,可稱此次的扛鼎之作。
中國油畫及雕塑:
此次這一門類將推出200余件拍品,紅色經典作品無疑是本次最大看點,而雕塑系列專場此次聚焦東北,傳統寫實油畫、當代油畫、影像部分也佳作頻出。
傳統油畫中,推出了方君璧四五十年代的兩件精品《花之戀》、《老北京宮殿一角》;李宗津的兩件人物精品《白須老人像》、《歡迎你,中國的朋友們》;周碧初的《俯瞰珠江》等。傳統寫實作品中,艾軒《沒有回聲的荒原》、郭潤文《邂逅》、朝戈《寧靜的漠北》、陳丹青的《臺北故宮版——明人的山水畫》和《綠凳等將亮相。此次陳逸飛的作品共也有四件精品露臉,分別為1984年《哈德森河》、1988年《橫臥的裸體》、1999年《私語》以及《水鄉》。
當代油畫中,嚴培明、羅中立、李山、朱偉、方力鈞、曾梵志等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均有呈現。
影像部分推出了劉錚、韓磊、張洹、王慶松等藝術家的重要作品。
中國雕塑系列專場此次繼續啟航,聚焦東北,同時匯集全國范圍內的優秀雕塑藝術家的精品。地處東北的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是我國最重要的雕塑藝術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此專場薈萃了田金鐸、楊美應、孫家彬、劉梅麗等老一輩藝術名家,堪稱中堅力量的霍波洋、李象群等中青年藝術家及林志民、申紅飆、龐勇、劉大順、姜曉梅等這年輕北方雕塑家的作品。
除了東北雕塑外,還精選了全國范圍內一批優秀的藝術家作品,如展望、隋建國的《向著勝利前進——五大書記像》、金鋒的《心經系列——光之川》、葉紅杏的《乖乖26號》、陳克的《數象時代——大衛》、黃鋼的《我們的旗幟》等精品。
古籍善本:
此次古籍善本專場共將推出210余件拍品,多為名家舊藏、版刻精美之物。其中林語堂日記、鄭逸梅舊藏,方孝孺舊藏、方輿地圖、寫刻佛經、明代版畫類藏品尤為引人注目。
以往古籍善本藏家多半關注的是藏品的文物性價值,以時間遠近判斷拍品優劣,而09春拍中“胡適存友朋信札”引發市場的熱切關注,說明了古籍善本的文獻性價值也非常重要,一些時間并不久遠,但可補重要史料的文獻資料,也值得藏家珍藏。今年秋拍即將呈現的《林語堂自由日記》內收林語堂于1929年1月至1932年12月所記日記,頗具史料價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記中與魯迅交往記載尤詳,可補許多史料,目前該作品估價為50至55萬元人民幣。除此之外,還甄選了鄭逸梅先生舊藏27件,多為清末民國間名人信札,內收周作人、俞平伯、章士釗、任伯年、趙樸初、葉圣陶等人信札。方孝孺先生舊藏34件,多為近代名人手札,如陳獨秀手稿、馮友蘭書法、陳寶琛書法、榮庚書法、嚴修書札、顧頡剛書法對聯、馬公愚《豫黨印草序》原稿、康生題《中國古代音樂史料輯要》、姚文元致人民文學出版社信札、陳伯達致李四光信札、茅盾致李天基信札等。這兩批手札均為近現代名人所書,極具史料研究價值。
寫經與刻經類拍品精品迭出,唐刻本《大般若經》極為罕見,唐代敦煌寫經《大般若波羅蜜經》首尾齊,五代時期寫經《佛說佛名經》首尾齊,元普寧大藏本《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元官藏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南宋刻本《法集要頌經》、明泥金寫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等,值得藏家關注。
明萬歷間臧氏雕蟲館刻本《雕蟲館本元曲選》10函100冊,內收版畫二百幅;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徽州汪氏環翠堂刻本《坐隱先生精訂捷經奕譜》1函6冊,內收版畫三十幅(估價為100至110萬元人民幣);明萬歷間刻本《西廂記圖》1函1冊,內收版畫二十幅;明天啟間金陵九如堂刻本《韓湘子全傳三十回》1函6冊,內收版畫三十幅,版刻線條流暢精美,紙墨印刷俱佳,不容錯過。
方輿地圖類拍品,一直是國際拍賣市場上一個重要門類。此次上拍的23件地圖,多為清代民國間制中國地圖,種類多樣,有中國全圖,也有局部地圖;有戰爭地圖,也有商業地圖;版刻精美,保存良好。
郵品錢幣銅鏡:
這一門類此次有4000余件拍品上拍,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批2010上海世博會相關收藏將現身,主要包括“歷屆世博會的獎牌”、“中國參加世博會的影像”、“第一屆世博會全景圖”等三大類珍貴藏品。這些拍品涵蓋了眾多中國參加世博之最:“中國參加世博會第一人徐榮村受到英國女王接見版畫”(1851年)、“中國獲得的第一枚世博會獎牌”(1851年)、“中國館在世博會上最早的照片”(1862年)、“中國人在世博會上最早的照片”(1867年)、“中國第一本官方世博記錄”(1876年)、“中國在世博會上最早的門票”(1904年)等等。通過這一件件珍貴的拍品,能大家重溫世博會曾經的輝煌和中國參與世博會的歷史印跡。
郵票部分,各時期珍郵齊聚一堂:“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新、舊各一枚;“大一片紅”郵票(與“全國山河一片”郵票圖案相似,尺寸大一倍),其存世量及價格均可稱為新中國第一珍郵,此次將上拍一枚;“猴票”不僅有單枚,而且有八十枚全張。同時,目前僅見的紅軍第五次反圍剿重要實物資料實寄封一枚也將亮相。集郵家赫崇佩收藏部分,將有四百余項各時期實寄封。上海著名集郵家傅德霖先生《中信版孫中山像郵票專集》及10余項精品也將上拍,相信會讓藏家過把癮。此外,清代、民國郵票等其他板塊郵品也不乏珍品。
錢幣部分,此次共有三個專場:“黃亨俊收藏 紙幣”,“名家集鈔”和“古錢金銀錠 金銀幣”。黃亨俊先生是臺灣藏幣前輩,以收藏清代紙幣著名,此次將其畢生收藏上拍;另一藏家專場共包括施財源、謝志偉等四位收藏家的藏品,相信定能滿足大家所需。金屬幣專場包括了古錢、金銀錠、金銀幣幾個板塊,古錢最近熱點頻出,以先秦與清代錢幣最熱,此次古錢亦以品相見長,相信又會掀起新一輪熱潮。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等拍品不容錯過。金銀錠部分幾枚南宋金錠參拍,極具史料與投資價值,定會受到追捧。
銅鏡部分此次有近150面銅鏡上拍,無論從品種、品相及特殊性上相信都能讓藏家耳目一新。其中,“海獸葡萄鏡”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銅鏡,此次亮相的這面無論從品相,狀態、等級來考察,均為歷次拍賣最好的,是難得一見的收藏極品。另一件“十二龍紋鏡”為不可多得之品種,當為收藏之佳品。印章方面,戰國楚系的“郢職通捕”青銅官印及唐代“武平縣”銅制官印值得關注。
新中國美術專場:
今年是國慶60周年,中國嘉德特別推出“新中國美術專場”,屆時將有50余件書畫、油畫、版畫和雕塑紅色經典同場亮相。
其中,書畫部分,巨幅水墨作品蔣兆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高2.83米,寬1.32米,作于1949年10月1日,與新中國同齡,是蔣兆和的代表作,畫家以仰視的角度描繪了手持鐮刀、高舉五星紅旗的工農群眾的偉大形象,表現了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真實感受,該作品估價為800至1000萬元人民幣。程十發連環畫《歡迎毛主席》是程十發一生唯一一部以毛主席為主角而創作的連環畫,且以中國畫形式表現,作品出版后,受到了讀者熱烈歡迎,并多次再版,此原稿非常難得,估價為320至420萬元人民幣。此外,老舍舊藏、齊白石作品《和平》(估價為220至280萬元人民幣)及李可染《井岡山》、黃胄《辦好托兒所》,有趙樸初題跋的董壽平《大紅梅》等一批珍罕作品也將上拍。
油畫部分,堪稱此次秋拍全場焦點的吳冠中《北國風光》將閃亮登場。這幅作品是吳冠中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所繪的大型壁畫的畫稿,吳老評價這幅畫稿:“畫稿并不小,并且是盡了全力的,所以其實不再是‘稿’,已體現了巨幅作品的最終效果。”此幅作品以北方疆土為主題,擷取了中國北方自然景象的氣勢磅礡,糅合了中國筆墨細膩和西洋油畫的色彩,且為吳老極為珍貴的畫作,值得期待。此幅作品估價為1500至2500萬元人民幣,拍賣所得將全部用于桑梓助學基金會資助特困大學生就學。另一件靳尚誼創作于1969年的《毛主席在煉鋼廠》,是他唯一一幅工業題材的油畫,也是本場重量級作品,靳老自己評價此幅畫作時說:“看著這幅畫,就像面對歷史,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此幅作品估價為1800至2200萬元人民幣。此外,王式廓的《血衣》,估價為380至480萬元人民幣,這幅作品歷時二十多年,新中國美術創作第一次實現了以素描表現重大主題,非常珍貴。傅植桂《大字報好》、湯沐黎《轉戰南北——抗戰中的毛澤東與周恩來》,郭紹綱、惲圻蒼《毛主席帶領我們在大風大浪中前進》等紅色經典將一同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