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以來,奢侈品市場一度大幅降溫,而位于金字塔頂尖的珠寶領域也在悄然進行著一次行業的大洗牌。傳統的一線珠寶品牌受到經濟危機的巨大沖擊,雖然紛紛削減開支降低運營成本,但為維護其品牌形象堅決保持居高臨下的姿態絕不打折;另一方面,一些下游的中小珠寶品牌則為了短期效益大打價格戰;與此同時,鉆石電子商務因其產品的價格優勢,一時間銷量漲勢迅猛,被許多投資人看好。但是,當珠寶這一曾經只為王宮貴族擁有的奢侈品,逐漸走向兩極分化的時候,你會發現作為一個大眾消費者,僅僅是為了尋找一枚能承載個人情感的婚戒卻尤為困難,權衡性價比我們的選擇更是屈指可數,而其中I Do全球婚戒典范,這一由恒信鉆石機構打造的婚戒品牌卻在經濟危機中閃爍著奪人眼球的光彩,令千萬買家找到了購買珠寶原初的情感訴求。
I Do——冰山上的雪蓮
提到HIERSUN(恒信)鉆石機構,很多人津津樂道于其數千平米的奢華旗艦店。恒信首創的大店經營模式曾成功打造了恒信鉆石宮殿這一珠寶界的航母,而誕生于2006年的I Do全球婚戒典范則是其旗下的一個專營婚戒的品牌,當恒信的大店經營模式在中國市場被其他品牌復制的時候,他們則另辟蹊徑,看準了婚戒市場,在老品牌的成功經營基礎上打造了一個定位精準、品質精良的I Do全球婚戒典范。如果說恒信鉆石宮殿是中國珠寶界難以企及的巔峰,那么I Do全球婚戒典范無疑就是冰山上盛開的雪蓮,而經過三年的市場考驗,這朵冰山上的奇葩也以不斷遞增的市場份額證明了她不凡的品牌魅力和成功的商業模式。
2006年誕生的I Do全球婚戒典范在2007年的深圳國際珠寶展上首度高調亮相,艷驚業界;其位于北京高端商圈如新光天地、東方廣場、樂天銀泰、新世界等一線商圈的15家店面,以及上海淮海路旗艦店、久光百貨、港匯廣場等8家頂級商圈的店面,營業面積超過一萬平米,營業額牢牢占據商場珠寶銷售的前三位。在一線城市確立了婚戒品牌的霸主地位之后,I Do穩步進軍各大省會城市,I Do相繼落戶沈陽、長春、濟南、鄭州、烏魯木齊、南京、福州、武漢、成都、昆明等城市,在東南沿海一帶經濟發達城市如大連、青島、蘇州、常州等也吸引了大批看好I Do這一品牌的合作者。于是,自2008年起,I Do全球婚戒典范以令人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全國大范圍地落地開店……
擴張中打造新“藍海”
都市白領眼中婚戒的不二之選,眾多潛在投資人持續關注的上升品牌,授權零售商手中的硬通貨,國內外知名VC鎖定的戰略合作伙伴……一句來自西方婚禮上的鄭重承諾——“I Do”牽動了珠寶界的深度關注,有人認同它精準的產品定位,品牌理念,有人欣賞其全盤戰略的部署和操控。其實,我們深入分析一下I Do的品牌上升之路,就不難發現它所走的這條“藍海”新航線注定了其成功的必然性。
I Do的制勝優勢之一,是其精準細分的市場定位。據分析顯示,在美國,超過30%消費者購買鉆石是因為結婚。而在中國,超過76%消費者購買鉆石是因為結婚。行業內,把這種因為結婚而必須消費的消費需求稱為“剛性需求”。也就是說基于消費者固有的文化背景,在結婚時購買鉆石產品成為必須的環節。即使金融危機了,他們可能不再需要一場奢華的婚禮,但對于鉆戒的需求還是不會改變的,也許消費額度會下降,但消費的筆數變化不大。這就是I Do全球婚戒典范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依然能有穩固遞增的客戶,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的一個先決條件。
I Do的制勝優勢之二,是其高品質的產品。在剛剛舉辦的2009深圳國際珠寶展上,一位觀者對記者表示,“在所有參展商都打著原產地南非,比利時切割的鉆石的大旗時候,珠寶在材質上各家的差異其實并不大。但像I Do的產品則在設計上引人矚目,透著一股濃厚的歐洲文化氣息。”
以I Do的婚戒標準來衡量,不是所有的鉑金和鉆石都有資格成為婚戒。因為婚戒不等于珠寶,它不僅要光華奪目,更要經受時光的考驗,是同生命一樣長久的承諾。I Do全球婚戒典范作為全球首家專業婚戒制造與零售商,擁有頂級的歐洲設計團隊,無論是在中國市場頗有知名度的法國珠寶設計大師Philippe Tournaire先生,還是新近擔綱“真愛加冕”主創的瑞典著名珠寶設計師Efva Attling女士,都延續了I Do品牌一貫的歐洲婚姻文化,同時又屢屢突破傳統的創意,設計出的婚戒帶給中國,乃至國際珠寶界非同凡響的作品。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這種重設計,重理念的產品定位,在國際一線珠寶品牌中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出牌思路,但是在中國這個珠寶產業起步尚晚的國家來說,有勇氣、有能力這樣做的卻為數不多。
I Do制勝優勢之三,品牌概念傳播的具體明晰能很好的高效地與大眾產生共鳴,品牌接受度高。在當今拼品牌、拼設計、拼理念的時代,只有具備鮮明個性特點的品牌,才能抓住年輕消費者的胃口。據民政部報告分析,接下來的十年將是80后、90后疊加婚潮的時期,他們將逐漸成為婚戒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這群看著品牌、用著品牌、吃著品牌、玩著品牌長大的一群人,使用品牌,追求設計、概念的意識很強烈,他們對品牌的尊重度和忠誠度也很強。這些都是市場和環境變好的基礎,從這一點來說,珠寶品牌沿著設計、概念路線前進是必須的。提高產品價值的關鍵勢必要在設計、理念、品牌方面下功夫。
I Do制勝優勢之四,是其完善的營銷市場體系。一支由強大的公關傳播團隊和市場營銷專家組成的隊伍,為品牌的發展壯大鋪好了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之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珠寶行業,打價格戰、無底線地搞促銷,不僅損害了的品牌形象,還形成了一種行業內不正當競爭的惡性循環。而I Do全球婚戒典范則將放眼于品牌的長期收益。如同它恒久不變的品牌寓意,其產品抗跌的價格也是眾多粉絲選擇它的原因。獨具創意的品牌傳播和大手筆的廣告投放,讓I Do這一品牌在較短時間內成為大家耳熟能詳,并贏得廣泛準婚一族的認可。
水到方能渠成,當大市場認可了I Do這個品牌的時候,眾多投資人也對I Do展現了濃厚的興趣。每年以1.5倍的速度遞增的門店在全國一線二線城市頂級商圈落戶,市場份額穩步遞增的時候,甚至從2008年恒信的年會中整個企業所展現的活力,我們都不難看出,I Do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圍都有一種不可撼動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來源與總部對買方市場價值的尊重,對每一個店面負責任的管理和支持;來源于規范的財務管理、充沛的資金流,來源于對商業合作伙伴以及整個社會的滿意度的關注。一個為眾人所津津樂道的事件是I Do兒童基金的建立。由汶川512大地震引發I Do創始人李厚霖先生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慈善之路。盡管有人爭議其慈善動機,但不容質疑的是,在I Do兒童基金成立一年多來,他們始終在推進一項又一項富有行動力的慈善項目,而我們也相信孩子們收益的遠遠不止來自其兩千萬的啟動資金。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武瑞玲女士,她認為,珠寶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除了具備一般商品所具有的功能與屬性之外,投資保值與情感傳遞的訴求是其區別于其他消費品的最主要的特征。I Do在營銷中已經打造出差異化特征,品名本身就最恰當的表現了其作為全球婚戒典范的理念所在。而它獨特的體驗式營銷定位,將情感訴求滲透于I Do品牌推廣的每一個環節,更是讓I Do從本質上與其他珠寶品牌有所區分。
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說,企業的胃口不同,就看是想吃小魚小蝦還是魚翅鮑魚,前者只需在淺海垂釣,而后者則必須遠航深耕,經受大風大浪的洗禮。在中國這片遼闊的珠寶海域,I Do選擇了后者——打造珠寶品牌的新藍海,便注航行得更遠,收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