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黃金(209,0.75,0.36%)珠寶產業集聚基地(以下簡稱集聚地)于2004年8月成立,是深圳市九大產業集聚地之一,一期面積為56.63萬平方米。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聚地快速成長為一個集聚效應明顯,影響力日益擴大的珠寶基地。2005年,集聚地被廣東省經貿委授予“廣東省黃金珠寶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稱號,2006年,集聚地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和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聯合授予“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稱號。
集聚效應明顯
目前,在集聚地內有1500多家黃金珠寶類生產經營單位,產銷額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0%左右。其生產加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并呈現出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展示交易、旅游文化于一體的趨勢,已成為國內珠寶商采購、加工、交易的首選之地。從分量指標上看,集聚地全行業黃金加工量約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70%,鉑金加工量占上海鉑金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70%,鉆石用量占上海鉆石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60%~70%。可以說集聚地黃金珠寶首飾產業已在全國珠寶首飾業中占據了“龍頭”地位。
品牌效應突出
目前,集聚地共擁有24個“中國名牌”產品,占全國珠寶行業“中國名牌”總數的46%;榮獲15個“廣東省名牌” 產品,11個“中國馳名商標”。此外,還有粵豪、戴夢得、佳麗、千足等十幾家獲得“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外地企業在珠寶基地設立營運中心或分公司。在品牌集聚效應的作用下,中國黃金集團也在珠寶基地開設了配貨中心,并在珠寶基地開設一個創意中心。具有“中國名牌”、“中華老字號”稱號的沈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珠寶基地開設公司,并計劃將總部辦公及公司全部業務遷至集聚地。“中國名牌”百泰也在珠寶基地注冊成立了深圳市百泰鉆飾有限公司。
環境明顯改善
為給珠寶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市、區兩級政府共投入1.48億元資金用于集聚地一期環境改造工程。目前,聚集地一期工程大部分已完工,市政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根據美國易道公司對集聚地所作的“水貝項鏈”的概念規劃,在集聚地核心區內將建立一個“水貝項鏈街區”。其中主要節點如黃金步道、水晶廣場、翡翠里、洪湖公園的婚慶閣、慶典坡等景觀已完工并投入了使用。
為提高集聚地的產出值,政府著手對集聚地進行商業規劃,通過環境改造完善營商環境,通過招商引資控制入駐商戶,爭取把集聚地核心區域打造成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珠寶商業中心。
目前,已完成了對“水貝項鏈街區”的業態功能及街區風貌規劃研究,并形成了《水貝黃金珠寶市場業態功能及空間布局策略研究》以及《深圳市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商業街區風貌控制引導設計顧問咨詢》研究報告。
由于珠寶企業的發展及入駐企業的增多,目前只有56.6萬平方米的集聚地已難以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為給轄區珠寶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吸引區外知名珠寶企業的入駐,政府一方面對現有集聚地實施“騰籠換鳥”措施,騰出空間吸引知名珠寶企業入駐。另一方面還積極做好珠寶基地擴大范圍工作,將珠寶基地擴大到周邊區域,規劃研究范圍約200公頃,主要功能有精細加工生產區、珠寶總部經濟區、產品展示交易區、國家珠寶檢測中心、珠寶文化展示商務區、黃金珠寶購物主題街區等,總投資兩億多元。項目規劃已獲得深圳市規劃部門審批通過。
完善公共服務平臺
為了促進集聚地珠寶產業的長期繁榮,我們將整合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在集聚地建立一個建設規模為1.3萬多平方米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總投資額為1億多元。這一公共服務平臺不僅包括設計研發、檢驗檢測、人才培訓、網絡信息等功能,還將以低租或免租提供辦公用地等優惠措施來吸引國內、國際珠寶首飾行業知名機構在公共服務平臺內設立總部或辦事處,以擴大集聚地在國內以及國際上的影響力。
此外,還將引進世界知名珠寶企業在公共服務平臺中設立產品展示中心,為中外珠寶界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政府投入巨資建立的公共服務平臺將為集聚地珠寶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
為了鼓勵珠寶企業多參與國內外各種展覽會,提高集聚地珠寶企業的影響力及市場占有率,政府還給予參展企業補貼展位費用。為幫助企業大力開拓西北市場,政府組織企業參加了6月12日~15日在甘肅蘭州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其中珠寶參展企業23家。
據悉,政府還計劃組織珠寶企業參加東北亞博覽會、東盟博覽會等綜合性展會。
作者:錢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