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服裝等行業屢創奇跡,一度被中國珠寶首飾業界引入并譽為“21世紀最成功商業模式”的“特許加盟”在經過幾年的實踐后,開始遭到國內多數珠寶連鎖商的抑制甚至放棄。日前,據悉,通靈珠寶(TESIRO)、恒信集團(HIERSUN)、周大福等多家珠寶連鎖商都放棄或者大力收縮特許加盟體系,專攻直營店。
珠寶連鎖商收縮“特許加盟”
“真掃興,本來想找個大品牌加盟,誰知不少知名大品牌現在不是放棄了加盟業務,就是提高了門檻嚴控加盟店數量。”近日,剛參加完中國最大的珠寶業展覽會——第七屆深圳國際珠寶展的珠寶經銷商謝先生無奈地向記者表示,他原來是周大福的特許加盟商,不久前卻被周大福收回了品牌加盟權。
據悉,周大福在內地的專賣店有450家,直營店僅占三分之一的比例,不過,今年以來周大福的直營店比例正在明顯增加。目前,周大福正在全面收縮加盟店戰線,據聞其已經在不少大中城市收回了品牌代理經營權。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全球最大的國際鉆石加工貿易公司——歐陸之星斥資1億美元收購江蘇省最大的珠寶零售公司——通靈翠鉆有限公司85%的股權,組建了外資控股公司——通靈珠寶,并在中國大力發展歐陸之星旗下的比利時品牌——TESIRO專賣店。當時歐陸之星曾對外宣布,將會在3年之內在中國市場開設300多家TESIRO專賣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專賣店將會是特許加盟店。
然而,時隔半年情勢急轉,近日,通靈珠寶CEO沈東軍向記者透露,通靈珠寶半年來只發展了10多家TESIRO特許加盟店,而今后通靈珠寶已不打算再發展特許加盟店。
而珠寶首飾行業的“新生面孔”,同樣也選擇了將“特許加盟”拒之門外。日前,恒信集團在北京東方廣場推出首個子品牌—婚戒專賣店,“2年內,恒信集團將會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國17個城市發展300家IDO婚戒專賣店,單店投資額為2000萬元左右,計劃總投資額為60億元。”恒信集團中國區市場總監韓江鴻向記者介紹,恒信集團計劃開設的這些專賣店都是直營店,目前尚無發展特許加盟店的計劃。
終端控制難度較大
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連鎖加盟”以其獨特的經營理念、成功的模式推動了整個連鎖事業的發展。而在珠寶首飾界,一些商家也是很早就引入了這種連鎖模式,為何幾年實踐下來,餐飲、服裝等行業做得如火如荼,在珠寶首飾界卻要如此黯淡退出呢?
周大福中國區營銷管理部的一位負責人解釋的原因是,雖然多年來特許加盟店給周大福在內地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隨著各地良莠不齊的加盟商越來越多,管理控制難度已經越來越大。不少加盟店推出的貨品和直營店不一樣,而且,對加盟店的零售價也很難真正控制。
“特許加盟店發展計劃的效果并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沈東軍直言,開設TESIRO直營店,每家店的投資額至少都要上千萬元,如果發展特許加盟店,的確可以實現“低成本擴張”,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加盟商私自亂打折,擾亂了TESIRO的價格體系;或者有些加盟商銷售其他品牌的“私貨”;有些加盟商在售后服務、運營管理等方面也很不規范。
“諸如此類問題很多,這些不合格的加盟商,會給TESIRO品牌帶來損害,所以,雖然放棄掉加盟店發展計劃會使開店速度放緩,但可以走得更穩。”沈東軍表示,TESIRO北京首家店剛開業不久,年底前還會在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斥資1億元開設兩家經營面積上千平方米的TESIRO門店,隨后,青島店也將開業,這些門店全部為直營店。
而IDO婚戒專賣店同樣因許加盟店的終端控制難度較大而無發展特許加盟的計劃。“直營店雖然耗資較大,但在管理上有把握”,恒信集團韓江鴻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珠寶連鎖加盟存爭議
事實上,珠寶連鎖商做“特許加盟”在業界一直是存在爭議的話題。
早在幾年前,珠寶首飾界就有幾十家企業打出了“特許加盟”大旗,但真正做大做好的沒有幾家。在1995年,中國珠寶界就出現了第一批從事加盟事業的廠商。第一批“盟主們”盡管信心十足,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加盟商卻只是曇花一現,到現在幾乎全軍覆沒。
業內人士透露,珠寶特許加盟不成功乃事出有因:首先是珠寶市場本身不規范,法規不健全,經營并無一套嚴格的標準,這樣加盟雙方出現問題時沒有任何保障;其次是珠寶連鎖加盟店成本高,而現在珠寶行業整體遭遇信任危機,在市場普遍瘋狂打折的情況下,加盟者只能賠本賺吆喝;最后是大多看中珠寶行業所謂暴利誘惑的加盟者,多為非專業人士,珠寶專業知識不足,這影響了對珠寶首飾產品的鑒定與評估。
專家分析,國內珠寶首飾行業內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公司,以中小型企業居多。它們本身就缺乏管理、資金,就更談不上品牌影響、廣告支持,甚至是信貸支持了。目前,此種加盟多是炒作、轉借概念,充其量只是變相融資。更有甚者,把加盟變成了非法集資,加盟者交錢倒霉的局面,曾在珠寶界多次出現。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家“盟主”承諾在一個地區只開一家專賣店。但在開了第一家店(20萬元)后,又有第二家找到“盟主”,以高出第一家的價格(40萬元)又開了一家店。但兩家店后來經營均出現了困難。經了解,一加盟者為了開店,四處集資,并把車給變賣了。在交齊了100%的加盟款后,卻又因為成本高,沒有競爭力,經營出現困境。根據合同,加盟商的貨款要打到“盟主”的賬上,當加盟者要求退出時,卻發現貨款已被公司挪用,最后加盟商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而多數珠寶“盟主”也坦言,其并不在連鎖加盟上做宣傳推廣,有客戶接觸就談一下,現在連鎖經營并不是主業。珠寶首飾行業講求的是品牌信譽,缺乏專業的特許加盟商給品牌造成的傷害或許遠遠大于其加盟獲得的收益。
專家指出,事實上,連鎖經營的形式可以快速提高企業的品牌實力,應得到大力推廣。作為一個相對而言并不成熟的珠寶行業,其放棄或抑制“特許加盟”的現象是其起步時必然遭遇的問題,也許只是“成長的煩惱”。有實力的企業定會在摸索到足夠的經驗后,把正規與實力重新注入連鎖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