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全球三地巡回的MaxMara的大衣展,因為策展人將其意義標榜為 “意大利時尚55年”而備受關注;具有125年歷史的意大利品牌寶格麗(BVLGARI)也終于可以借珠寶表達品牌對歷史的認知過程。奢侈品牌走進展覽館不鮮見,關鍵在于除去終身成就獎式的回顧是否還存在表達。寶格麗擁有珠寶、皮具、香水甚至酒店,卻只選擇了一個對象展現,這與愛馬仕絲巾展的訴求達成了一致:多元化經營是不可避免的規律,但其中總有一樣可以折射世界。
這場名為“永恒與歷史之間:1884-2009”的紀念展在意大利羅馬市久負盛名的展覽大廈舉辦,這是寶格麗有史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品牌歷史回顧,也是家族博物館在展品與視角上的無限放大。美國波普教父安迪·沃霍爾(AndyWarhol)曾在參觀完寶格麗的家族博物館后公開表示:“光臨寶格麗就像參觀最優秀的當代藝術展。”
在本次展出的541件珠寶中,許多作品是首次公開展示,還有很多是私人收藏借展。數以百計的設計圖稿、數以千計的影像照片、歷經18個月的前期籌劃、總共8個獨特展區、以編年體方式陳列,總之在這里,不僅能了解到寶格麗的125年,也能了解到意大利珠寶的近現代傳奇。
1879年,寶格麗的創始人,銀器工匠索帝里歐·寶格麗 (SotirioBul-gari)從希臘的愛彼羅斯區 (Epirus)舉家遷往意大利。最初,索帝里歐在羅馬Pincio的法蘭西學院(FrenchAcade-my)門前販賣他所制造的銀器。之后,一位希臘商人將位于ViaSistina街首的店面櫥窗一角借給索帝里歐來展示他的商品。索帝里歐以其產品獨特的裝飾設計風格,在當地積聚了一定影響力。1884年,索帝里歐在這條街上開設了第一家店鋪。
1905年,索帝里歐將店面遷移到ViadeiCondotti10號,并借用英國文豪狄更斯(CharlesDickens)一本小說的書名,將店取名為 “OldCuriosityShop”,以吸引來自英美的游客。在這期間,索帝里歐考量每位顧客對飾品的不同需求,開始增加珠寶及配飾品的數量和款式,以滿足客人多樣的選擇。這一時期的展品是存世量已不多的寶格麗早期作品,以銀器為主。
上世紀40年代,寶格麗奠定了專注于珠寶制作的基礎,但在風格上,寶格麗與其他意大利珠寶一樣,依然深受法式珠寶設計的影響,首飾的題材和選料都有一定規矩,以宮廷感十足的典雅款式為主,大顆粒的鉆石、寶石制作的首飾占據了大半市場。
1950年至1960年對寶格麗的重要性和其中產生的對珠寶界極具影響的作品,足以支撐起獨立的一個展示間。1950年,彩色鉆石開始嶄露頭角,其豐富的色彩和可塑性讓寶格麗當時的設計師們為之癡迷,因而開始為寶格麗注入色彩元素,脫離之前以鉆石與鉑金為主的世界。這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珠寶造型為花籃與花束(Tremblant),可微微顫動的花朵是當代珠寶工藝的特色展現。10年之后的1960年,寶格麗走上以彩色寶石為主的道路,也與法式珠寶有了明顯的區別,自我風格得以萌發。事實上,寶格麗在業界被稱為彩色寶石之王,不只是它勇于使用彩色寶石取代鉆石,更在于其不拘于大眾潮流,同時使用多色彩色寶石制作珠寶,相當大膽而富創意;而用白金取代純金、將引進的土耳其石等半寶石運用于頂級珠寶上,也實為當時保守風氣下少有的勇氣。
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現任寶格麗全球首席執行官的弗朗西斯科·特拉帕尼(FrancescoTrapani),他是創始人索帝里歐的外孫。與舅舅們所受的傳統學徒式教育不同,特拉帕尼有著純美國式的教育背景,他畢業于紐約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主張將現代管理理念運用于家族手工企業中。27歲那年,特拉帕尼從長輩手中接過了寶格麗的權杖,當時,這家珠寶商規模相對很小,只有5家分店80名員工。在他的堅持下,寶格麗開始了全球化的進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寶格麗的設計得以真正地走出了歐洲困局,在意大利文化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地的精華。
如今,在美國紐約第五大道上,寶麗格的精品店緊挨著卡地亞 (Cartier),正對面則是蒂芙尼(Tiffany),而這兩者,分別是法式珠寶與美式珠寶的標志品牌。以寶格麗為代表的意大利珠寶,采用東方圓凸面切割法,體現手工感,強調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何美學,風格熱烈鮮明,成為與法國、美國風格并立的潮流。
寶格麗與電影、電影明星的淵源被單獨辟出一個展示區,AnnaMagnai和 GinaLollobrigida等著名影星在電影和雜志封面照中曾佩戴過的華麗珠寶首次展出。從上世紀60年代,意大利電影《甜蜜生活》(dolcevita)時代起,寶格麗就出現在大銀幕上;女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扮演埃及艷后時,戴的就是寶格麗的珠寶。這部電影也成就了她與男主角李察·波頓(RichardBurton)的一段情;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Scorsese)拍攝背景為1983年的電影《賭城》時,莎朗·斯通(SharonStone)的一個珠寶盒里,裝的全是寶格麗的產品。
對比現在,品牌即使自掏腰包也要讓明星在公開場合使用自家產品,寶格麗以及有限幾個品牌的舉動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那個時候,奢侈品的從業者并不認為擴展與其他領域的合作會帶來什么實際好處。在電影007拍攝第一部時,為了給邦德租來一輛阿斯頓·馬丁,劇組向極不情愿的廠商支付了高昂的租賃費用。直到1995年,寶馬汽車主動提出為邦德提供跑車,電影與品牌合作的僵局才真正被打破。
伊麗莎白·泰勒是寶格麗的超極支持者,李察·波頓曾說:“我帶Liz認識啤酒,Liz教我認識寶格麗。”她擁有并提供展示的16套寶格麗珠寶占據了整整一個區域,成為展覽中最具吸引力的亮點。欣賞她的收藏,根本等同于瀏覽寶格麗風格的變遷史:花籃胸針、長鏈……當然也少不了李察·波頓饋贈的祖母綠戒指與訂婚時的祖母綠套鏈與鉆石胸針。
除此之外,部分展廳設立有特殊區域,以突出展現那些最能體現寶格麗設計智慧的作品,例如以古董錢幣替代寶石的錢幣珠寶系列(GemmeNummarie);極具歷史意義的經典蛇形圖案以及靈感源自古羅馬銘文的“BVLGARI”標志,在轉化為裝飾元素后為寶格麗珠寶烙下專屬DNA。
如果光是款式和設計的革新,并不能讓一個品牌的精髓延續125年,只有通過工藝革新改變的社會行為模式,才能讓不同時代的人們有同樣的感動。在上世紀70年代,寶格麗提出了一個觀點,其實女人希望在任何的場合中都可以佩戴珠寶,在這之前,珠寶被定義為隆重、奢華而僅僅適合重要場合。寶格麗生產了以長鏈為主的款式相對簡單的產品,開啟了珠寶業的一項重要改革,也由此徹底改變了全世界女人的生活方式。
地點:羅馬展覽博物館
(PalazzodeleEsposizioni),Roma,viaNazionale194時間:5月22日至9月13日(每周一休館)票價:全票1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