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ask
Gabon mask
了解世界的一個途徑
收藏家于19世紀開始展現(xiàn)對“原始藝術”的興趣。殖民者只看到一件粗糙的物品,收藏家卻能體會到內(nèi)在的價值,并肯定它是一件藝術品。因此藝術家懂得率先解讀這些對象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這些面具雖然簡單,卻傳達了深刻的意義。在木制面具上只有幾個小洞:兩個讓眼睛看的洞,一個讓鼻子呼吸的洞,還有一個讓嘴巴說話的洞。當時的現(xiàn)代藝術家很清楚這是了解世界的許多方法之一。
發(fā)現(xiàn)部落藝術后,這些藝術家開始遵循賽尚 (Cézanne) 的腳步,以全新角度切入透視法,重新思考體積和空間,擺脫寫實主義和學院派的枷鎖,發(fā)明代表現(xiàn)實的新方式,以便捕捉存在的本質。馬蒂斯 (Matisse)、戴倫 (Derain) 和佛洛明克 (Vlaminck) 三位野獸派 (The Fauvists) 代表人物、超現(xiàn)實主義派和立體主義派都接觸到部落藝術,通過將事物極簡化來捕捉表現(xiàn)形式。著名的藝術經(jīng)銷商兼出版人Daniel-Henry Kahnweiler 指出:“從科特迪瓦的部分面具中,立體派發(fā)現(xiàn)破除所有限制的征兆,鼓勵觀眾的想象力超越面具本身的造型。”
雖然畢加索曾說過:“非洲藝術?從來沒聽過!”但他的確曾以非洲和古代伊伯利亞藝術為靈感,完成立體派開山之作《阿維濃的姑娘》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于1906年開始創(chuàng)作,直到1907年7月才完成這幅畫作。他參觀巴黎Trocadéro的民族博物館,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他創(chuàng)意的題材:“那是個充滿面具、紅色印地安玩偶、和蓋滿灰塵假人的博物館,令人厭惡。《阿維濃的姑娘》靈感一定來自那天,并不是因為造型的關系,而是因為它是我第一幅驅魔畫作!”畫家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指出,畢加索的畫作要歸功于非洲藝術。“外國藝術家也跟尋眾多法國畫家的腳步,這就是立體派藝術的濫觴。”他于1910年表示。
發(fā)現(xiàn)來自科特迪瓦的飯匙后,賈科梅蒂 (Giacometti) 于1926年底雕塑出他的湯匙女(Spoon Woman)。布荷東 (André Breton) 于1936年在Charles Ratton畫廊舉辦抽象物品展 (Exposition Surréaliste d’Objets),首度一同展出達利 (SaLVador Dali)、恩斯特 (Max Ernst)、米羅 (Mirò)、和杰克梅第的作品與紐約Heye基金會提供的四只愛斯基摩面具。美洲的部落藝術,包括以循環(huán)再用物料制作的各種對象在當時并未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