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瀟湘晨報6月10日報道 在金行買首飾,什么是白金,什么是鉑金,什么是白色18K金,您能分清嗎?
近日,多名益陽安化消費者向本報投訴,稱他們花了白金的價錢,但買來的卻是一堆黃金。有金行的經理稱,這是一種行業慣例,全國的金行都是這樣做的。省質監局專家稱,Au750、G750或者白色18K金,不能稱為白金,它們就是黃金含量為75%的黃金飾品。
戴段時間后白金變黃了
益陽安化的譚女士說,去年,她的兒子、兒媳在安化縣城湘中大金行挑中了項鏈、吊墜、耳環和戒指等結婚首飾。譚女士說,“我只知道白金是白色,黃金是黃色。它上面寫著Au750,我卻不知道是黃金,況且,營業員也稱是白金。”
見兒媳婦十分喜歡,譚女士花了4480塊錢,買了這些首飾,首飾的總重量不足20克,每克的價格為240元,這與當時的鉑金價格幾乎相當。但首飾上的標簽都是Au750、白色18K金和G750等標識。
令人吃驚的是,兒媳婦戴了一段時間后,這些首飾的顏色居然從白色變成黃色。譚女士找到當地工商部門投訴。工商部門告訴她,她買的就是黃金,那些標簽Au750、白色18K金和G750等標識,都是代表黃金含量為75%的合金標識,根本不是什么白金。
經理稱這是行業潛規則
接到大量投訴后,安化縣工商局執法人員也來到湘中大金行進行暗訪取證,執法人員發現,在白金專柜上,擺放了標簽為“白色18K金”戒指。
據執法人員調查,營業員在推銷首飾過程中,并沒有向消費者解釋清楚白金、白色18K金的區別。而湘中大金行經理稱,他們所出售的白色18K金、G750或者Au750的首飾,都可以稱作白金。把這些75%的黃金當作白金賣,是行業潛規則。長沙某些金行也是他們供貨,而且都是這樣向顧客推介的。
安化縣工商局巡查大隊大隊長李忠表示,白色18K金、G750或者Au750都是含黃金75%的合金。這個金店涉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該局正在進行調查。昨日,安化工商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金行已關門停業,接受工商部門調查。
營業員稱白金分為三種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沙黃興路某大型購物廣場,在某品牌首飾專柜,記者拿起一個白色18K金的鉆戒問營業員,這個是白金嗎?營業員說,是白金啊。記者問:“這個白色18K金是什么意思啊?”營業員說,“就是含金量是75%。”
記者又來到另一家專柜,發現這里也擺放著白色18K金的項鏈,還有Au750的鉆戒,這些首飾外觀都呈現銀白色。營業員也稱,這個Au750金的鉆戒,就是18K白金。
記者走訪了幾家首飾店,大多數營業員對標簽為白色18K金、Au750或G750的首飾,均稱是白金。隨后,記者又來到了黃興路某珠寶店。
在白金專柜,記者發現了白色18K金戒指。營業員表示,白色18K金是含金量為75%的白金,白金是一個統稱,根據原材料不同,可分為鈀白金,K白金,鉑白金。
白色18K金、G750或者Au750到底能不能統稱作白金呢?
省質監局黃金珠寶玉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授權站常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曾少乾稱,白金就是專指鉑金,就是鉑(Pt),化學性質比黃金更穩定,價格也比黃金貴,并沒有其他指向,沒有分成幾種這一說。
“Au750、G750或者白色18K金,不能稱為白金。”曾少乾說,根據國家標準,白色18K金,Au750、G750,實際上都是75%的黃金和其它重金屬的合金,里面根本就沒有鉑金。一些金行營業員將Au750、G750或者白色18K金的首飾以白金名義向消費者推介,是對消費者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