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是珠寶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千嬌百媚、光澤艷麗、晶瑩剔透、溫潤可人。在西方珊瑚與珍珠和琥珀并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珊瑚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主要礦物為方解石或文石,硬度為3至3.9度。珊瑚生長在200至2000米的大海深處,開采極為不易。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20年僅長一寸,300年才長一公斤。由于珊瑚蟲分泌的鈣質骨骼,一般質地較為疏松,能達到寶石級別加工密度的珊瑚則極為稀少。而珊瑚中的珍品--紅珊瑚僅生長在三大海峽周圍(臺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的海峽),因受海域的限制,所以紅珊瑚則更為珍貴。也正因此,紅珊瑚飾品才成為人們十分青睞的收藏佳品。
珊瑚種類繁多,可分為白珊瑚、淺粉或深色珊瑚、桃紅珊瑚,在夏威夷還可看到黑珊瑚(即海樹)。其中以紅珊瑚、藍珊瑚和黑珊瑚較為珍貴。以紅珊瑚為例,有句話叫做"千年珊瑚萬年紅"。紅珊瑚因其生長慢、壽命長、質堅、色艷、產量稀少而身價不菲。16世紀中期,地中海沿岸的紅珊瑚貿易已十分繁榮,因而創造了許多價值極高的紅珊瑚藝術杰作。當今世界紅珊瑚的采獲量每年約在100至400噸之間,其價格多為黃金的幾倍乃至幾十倍。
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來看,紅珊瑚也具有很高的地位。當人們不斷追逐珊瑚制成的精美飾品或雕成的著名藝術品時,其身價立即倍增。目前,一條上好的紅珊瑚項鏈價值可達幾千元,最上品的可達數萬元以上。特別是產于我國臺灣海峽的一些優質紅珊瑚,經雕琢后更是成了我國獨有的收藏珍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一件清嘉慶年間的珊瑚鼻煙壺在香港的某場拍賣會上,就曾以2.8萬港元成交。
隨著珊瑚飾品在收藏市場上不斷走紅,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用其他材質冒充珊瑚飾品的現象,如用海柳、海竹、粗劣的染色大理巖、粉紅色玻璃、粉色塑料仿制,還有的用人造材料合成珊瑚等,這無疑值得廣大收藏和投資者警惕。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幾種假冒偽劣珊瑚飾品有: 一是利用海柳、海竹仿制成的珊瑚飾品。這類假冒珊瑚飾品有明顯的縱紋理、顏色均勻,給人以呆板死澀的感覺,沒有珊瑚真品獨具的孔隙特征。二是填充珊瑚染色。將質地疏松的淺海樹枝狀造礁珊瑚用注膠方式填充染色而成。這類填充染色珊瑚表面光滑、粗糙易碎、顏色極易褪變。三是人工合成珊瑚染色。這類人工合成珊瑚是將各種貝類或造礁珊瑚研磨成粉末,塑注成各樣珊瑚形狀,其特征是沒有自然紋理,幾乎每件珊瑚都相同,顏色也易褪變。四是各類玉石仿制珊瑚制品。用大理巖和白云石或方解石染色而成,其特征是顏色很均勻,但易褪色,沒有光澤。五是塑料染色珊瑚。用塑料制品染色制成的珊瑚,一般質地較輕、易褪色、無自然紋理與光澤。六是粉紅色玻璃假冒珊瑚。其特征是有玻璃光澤,含有氣泡,貝殼狀斷口,遇鹽酸不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