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珍珠行業產生重要影響,市場成交額明顯下滑。4月20日,由蘇州市12家主流媒體的15名記者組成的“春天的樂章”采訪團從渭塘的中國珍珠城了解到,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部分商戶從設計和創新入手,另辟蹊徑,贏得市場份額,讓成交額不降反升。
今年年初,渭塘鎮蘇印珠寶行設計大師計曉明制作的10頭“珍珠牛”,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市民的眼球,著實在業界傳為美談。“牛象征著牛氣沖天,平安順利。今年是牛年,當時就想為什么不用珍珠串成一頭牛呢?特別是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門前就有一個碩大的銅牛雕塑,又遇到金融危機,所以最終把目標設定在了 ‘華爾街牛’上。”計曉明說,為了做一頭身長85厘米、身高55厘米的“珍珠牛”,光珍珠就用了13萬顆,最小的也用去了200余顆珍珠。
根據從網上下載的“華爾街牛”圖形放大,計曉明對工藝品進行特別設計,并精心選擇粉紅色米形珍珠為原材料,從牛足開始串珠編織。經過2個多月的精心創作,蘇印珠寶行順利“產”下了珍珠版“華爾街牛”。形態畢真,福氣橫溢的“華爾街牛”的確為他帶來了“財氣”,一經推出就引起各方注意,“國內外預訂珍珠牛的客戶很多,特別是一些證券行業居多,都希望有個‘牛’市。光這一項為我帶來了幾十萬的收入。”計曉明說。
不止是“珍珠牛”,在神七飛船發射之時,計曉明設計制作出了“珍珠版神七”;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時,一幅*珍珠畫成為人們珍藏的藝術品;誕生首個手鐲珍珠飾品《新生命》……一系列在設計和創新上狠下工夫精心制作的作品,讓計曉明成為央視“珍珠超人”稱號的同時,也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市場。現如今,在珍珠市場不景氣,大部分商戶受沖擊,成交額嚴重下降的情況下,蘇印珠寶行卻能保持成交額不降反升,實現逆市發展。
創新不單是個別商戶的行為,事實上中國珍珠城一直在尋找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據渭塘鎮黨委副書記夏趙云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珍珠城出口歐美等主要市場的銷量呈萎縮態勢,但憑借珍珠城不斷提升育珠品質和不斷提升深加工工藝等舉措,去年成交量達980噸,成交額突破13.8億元,成為中國珍珠市場的“頭牌”。今年,中國珍珠城還將不斷提高養殖水平,推出高檔產品,進一步開拓內銷市場,繼續保持交易額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