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對中國珠寶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尤其是依賴出口的相關領域。例如,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珠寶產品出口金額8,340,629,962美元,同比增長3.94%,較2007年16.81%的同比增幅有了明顯的下降。
于是,大家都來反思整個行業,渴望找到突圍之策。實際上,遠卓品牌機構認為,無論經濟危機發生與否,珠寶企業要順利發展,就必須高瞻遠矚,認真洞察并切實把握行業大勢。而一個行業的發展,一定與社會大勢密不可分。中國珠寶業自然不會例外,這就要求珠寶企業高屋建瓴,遵循社會大勢和行業大勢,立足企業實際,以積極有效的實際行動來把握行業運行的兩大趨勢。
趨勢一:文化復興帶動民族珠寶崛起
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國受到的影響較小,復蘇的速度較快。例如,溫家寶總理4月1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實施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另外,溫家寶總理作主旨演講時還表示,中國將加快形成內需為主和積極利用外需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使中國經濟向更加均衡的發展方式轉變。
可以說,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將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挫折時,也創造了很多機遇,中國經濟也必將以更大優勢迅猛發展,成長為全球經濟的領導力量。而中國經濟的崛起,必然會帶動中國文化的復興。當然,只有中國文化全面復興,才能讓中國真正崛起。換言之,一個國家的文化復興是其崛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因此,遠卓品牌機構認為,民族珠寶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必然會大規模崛起。例如,玉器、珍珠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寶,承載著幾千年深厚的中國文化,一定會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再次成為消費者的“摯愛”。
事實上,部分意識超前、目光敏銳的珠寶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例如,遠卓品牌機構在參加成都國際珠寶展時,薛氏祖傳玉店的第三代掌門人薛大朝就談到,未來的20年,“中國玉”極有可能逐步取代“鉆石”,成為中國珠寶界的主導產品。盡管中國玉最終能不能取代鉆石,最終能不能主導中國珠寶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其言語之中的信心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力量。
時間再倒退到2005年,一場席卷了整個珠寶業的珠鉆之爭,不僅把雪孩子珍珠推向了風口浪尖,把中國珍珠推向了新的高度,最重要的是,遠卓品牌機構認為,珠鉆之爭生動彰顯出中國珠寶企業弘揚中國文化的決心、信心和魄力,廣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尊重和認可。
再如,服裝行業的柒牌憑借中華立領殺出重圍,成就了一個令人尊敬的民族服裝品牌,至今柒牌仍在弘揚中華文化的道路上奮進;又如,飲料業的王老吉將偏安一隅的廣東涼茶推廣至全國,直接撼動可口可樂的飲料霸主地位,值得重視的是,在王老吉成功的背后,強大的中國文化自然是功不可沒。
誰將是中國珠寶行業的“柒牌”、“王老吉”,誰將執未來中國珠寶市場之牛耳,就看誰能夠把握文化復興帶來的千載良機了。
趨勢二:經濟增長推動品牌意識增強
珠寶是個大概念,產品種類很多,每一種產品的企業也有很多。消費者究竟如何選?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均純收入的穩步增加,互聯網的快速普及,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讓任何地方的珠寶企業都將逐步面臨全國的競爭,甚至是全球化的競爭,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區域競爭。這就進一步增大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但也在客觀上擾亂了消費者的視野,如何選擇成為令消費者頭痛的問題,甚至讓消費者的選擇“無從下手”。于是,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更甚,也更加專業化,系統塑造品牌終將成為珠寶企業的不二選擇。
例如,我們都知道買珠寶選周大福,因為我們隱隱約約知道周大福珠寶始創于1929年,至今大約有80年的歷史。但是,如果我們再細化到具體的珠寶產品,例如,買黃金,我們會首選哪個品牌?買珍珠,我們會選擇哪個品牌?買水晶,我們會選擇哪個品牌?買鉆石,我們會選擇哪個品牌?買玉器,我們會選擇哪個品牌?買翡翠,我們會選擇哪個品牌?
區域市場我們也許能夠找到每個產品對應的品牌,例如,在上海,消費者買黃金首飾會優先選擇老鳳祥,因為其創業于1848年的上海,已經走過150多個春秋,是國內唯一的由一個半世紀前相傳至今的百年老店,擁有100多位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等稱號的老、中、青三代設計師以及300多位制作巧匠、技師;再如,在成都,消費者買翡翠等玉器會優先選擇薛氏祖傳玉店,因為其創業于1925年,祖輩傳承了數千年玉器工藝和五千年中華文明,努力將旗下產品雕琢為傳世經典,甚至是中國玉器行業的標桿之作。
但是,遠卓品牌機構認為,從全國市場來說,在中國珠寶的細分市場里,我們還找不能夠廣泛占領消費者心智的“第一品牌”,就如在電器的細分市場里,買空調我們首選格力,買變頻空調我們首選海信,買微波爐我們首選格蘭仕,買冰箱我們首選海爾,買豆漿機我們首選九陽等等。珠寶市場我們還沒有類似的認知。
這就表明,珠寶企業必須改變傳統的作坊式經營模式,以更加專業的經營方式,踐行一分錢做品牌的超低成本品牌運作理念,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地系統塑造品牌,讓自己的品牌成為某一產品或品類的代名詞,就如在消費者心中,格蘭仕就是微波爐、柒牌就是中華立領、王老吉就是涼茶。
進一步來說,遠卓品牌機構認為,珠寶行業未來的競爭就是心智資源的競爭,就是對制腦權的激烈爭奪。而且,市場不等人,先到者先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先者生存”而不是“適者生存”,誰把握了大勢,誰占有先機,誰成功塑造了品牌,誰就擁有了未來,否則就只有滅亡。
作者介紹:謝付亮,著名品牌專家,遠卓品牌機構策劃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