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的會員申請獲得批準,成為期貨交易所的自營會員。這意味著上述四家銀行可以直接參與上期所的黃金期貨交易,也是我國放開金融機構參與期貨交易管制后商業銀行在期貨市場邁出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
業內人士對商業銀行正式涉足黃金期貨市場的意義和作用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認為無論是對整個黃金市場乃至金融市場來說,還是對商業銀行自身來說,這一變化都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但是對于期貨市場原有的主要參與主體期貨公司來說,銀行入市給他們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
實現破冰 期金業務讓銀行與市場雙贏
2007年3月24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意味著我國商業銀行首次可以以機構投資者的身份參與黃金期貨交易。通知發布后,商業銀行進軍黃金期貨市場的步伐并未立即啟程,經過了1年多時間的等待,商業銀行進入期貨市場的 “破冰之旅”才真正實現。而此前,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自營會員名單中,只有4家黃金現貨商,分別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和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沒有商業銀行的身影。
面對黃金期貨市場敞開的大門,商業銀行表現出了冷靜和謹慎的態度。據工行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當年銀監會批準商業銀行從事黃金期貨業務之后,該行就提出了對期金業務的自營申請。日前,工行終于獲得了銀監會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等相關部門的正式批復,可以進入黃金期貨市場從事自營業務。該負責人表示,由于黃金期貨業務的開展涉及銀行的多個部門,目前工行正在對黃金期貨的相關系統進行調整,建立和完善期貨交易的風險管理及控制機制,為邁出第一步做好準備工作。
業內人士對商業銀行涉足黃金期貨市場的作用給予了肯定評價。有資深黃金從業人員表示,近年來商業銀行黃金業務擴張所帶來的套保避險需求是其進入黃金期貨市場的原動力。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黃金價格走勢波動劇烈,銀行黃金業務蘊含著巨大風險,而期貨市場恰恰能為其提供規避風險的有效渠道。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本次4家商業銀行正式進入黃金期貨市場,與全球性金融危機不無關系。該人士認為,商業銀行的入市能夠對我國金融業的完善發揮積極作用,銀行雄厚的資金實力將有力地推動整個金融市場包括期貨市場的資金規模和成交量的增長,促進市場活躍程度的提高;同時,這一實質性變化也為銀行業打開了認識和了解期貨市場的大門,為其增添了新的業務種類,拓寬了盈利渠道,對銀行自身的發展十分有益。
冷靜思考 銀行參與期金市場尚需謹慎對待
但在肯定商業銀行參與期金市場的積極作用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金融機構在這一新的業務領域需要面對許多挑戰,還需理性看待。
我國黃金市場化改革6年多來,商業銀行在黃金市場中的地位日漸突出。商業銀行涉足黃金市場的時間較早,熟悉度高,經驗豐富。雖然相對于其他機構投資者而言,商業銀行參與黃金期貨的起點較高,但期金作為放開對金融機構參與期貨交易管制后商業銀行首先參與的期貨品種之一,對商業銀行如何做好期金交易同樣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北京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許晴旺認為,在期貨交易過程中,若商業銀行各種制度不完善、執行力度不足或者風險意識薄弱,對自身帶來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操作實務中不但包括基本面的研究分析,還包括交易計劃的制訂,資金管理的配置,風險的防控等等,這些可能都是初涉期貨的商業銀行的軟肋。
對于商業銀行在黃金期貨市場上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黃金期貨的交易時間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商業銀行大規模從事期金業務的障礙。我國目前的期金交易時間過短,且沒有夜市交易。而金價在美洲盤交易時段內波動最大,國內金市在這段時間卻正處于休市狀態。這使國內參與者而言面臨了一個極大的跳空缺口風險,一旦美國金市的劇烈波動導致我國黃金期貨開盤的跳空缺口,參與者就要面臨被迫追加保證金,或強制平倉的巨大風險。同時,期貨的杠桿效應也將給參與者帶來十分巨大的風險。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商業銀行參與黃金期貨的積極性。
正是為此,2007年銀監會下發的《通知》就在政策層面上對商業銀行的資質提出了要求。通知的中心目標緊緊圍繞的是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的風險管控能力。因此,準備參與黃金期貨交易的商業銀行必須要在風險監控方面不斷努力,積極準備,比如盡快建立必要的業務隔離制度等。此外,交割品牌問題也是參與黃金期貨的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競爭激烈 期貨公司面臨重重考驗
我國商業銀行首次可以以機構投資者的身份參與黃金期貨交易,這對于國內黃金期貨市場,乃至整個黃金市場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期貨市場原有的期貨公司來說,商業銀行對黃金期貨的涉足無疑會對其產生較大的影響。
一位期貨公司的分析師對此表示了擔憂,他說:“在這4家商業銀行加入黃金期貨市場后,未來會有更多的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獲得自營黃金期貨業務的許可。雖然銀行入市對黃金期貨市場的發展會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對業務品種相對單一的期貨公司來說,這將是個嚴峻的挑戰。”
該分析師指出,商業銀行在黃金期貨領域具有期貨公司不能比擬的競爭優勢。“在黃金期貨市場上,商業銀行與期貨公司是競爭關系,而且不是一個級別的競爭關系。銀行的資金實力非常雄厚,社會認知度與信譽度極高,分支機構建立完備,在研究與管理團隊建設方面的人力資源十分豐富。如果銀行對黃金期貨業務的定位準確,重視足夠,很快就會做大。”他說。
多位期貨從業人員對未來商業銀行進軍黃金期貨代理業務的可能性表示了擔憂。他們表示,未來可能會允許商業銀行發展個人客戶,由于銀行在網點及客戶方面的優勢,這會對期貨公司業務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
但也有業內人士謹慎客觀地認為,雖然商業銀行與期貨公司是競爭關系,但是其對期貨公司的影響有限,因為現在黃金期貨并不是后者的主要業務品種。而且從中長期來看,客戶如果選擇投資其他期貨品種的話,可能還是會選擇期貨公司。
那么,面對來自商業銀行的潛在競爭壓力,期貨公司應該如何應對呢?業內人士表示,加強服務,提高專業化水平,做好營銷,期貨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