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最復雜的5002表款,集陀飛輪、三問、飛返萬年歷、真太陽時、月相與月行軌跡、可調整天文/月份顯示。每年僅生產2只,雖無限量編號,卻也堪比限量。
客觀地講,限量表這個概念還很年輕,似乎是在八十年代才出現(xiàn)的。在那之前基本上沒見任何品牌做過限量表,而自打第一只限量表出現(xiàn)后,仿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般,幾乎所有的瑞士知名品牌都做起了限量表。這些限量表,通常就是將原有表款在盤面、數(shù)字、指針或材質上簡單變化就算包裝成功了。 其實這些做法對于真正的表迷來說,意義不是很大。
其實,我認為限量表的出現(xiàn)應該歸結于兩大原因。其一是客觀方面,瑞士的鐘表產業(yè)競爭確實激烈,導致供大于求,于是商家開始使用限量這種形勢進行推銷。其二是主觀方面,商家自信心不足的表現(xiàn)。如果每個商家都有信心把生產出來的所有產品全部賣光的話,就根本沒必要做限量了。畢竟誰不愿意多掙錢呢?據(jù)我所知,有相當數(shù)量的限量表款,賣到總數(shù)的一半就賣不動了。所以說,真正的好手表,永遠都是供不應求的,絕對不會有曲高和寡的情況出現(xiàn);而次一些的,就算噱頭再好,也照樣不會搶手,只能騙騙那些門外漢或者這個品牌的“死忠”們吧。
說白了,限量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手表稀有化。但是這種稀有并不是因為工藝多么難、材料多么貴、耗時多么長、制造多么麻煩,而是人為造成的,僅僅增加了一個編號就成為限量表,真正的表迷們怎會買賬呢?
不過,我的觀點并不是認為限量表一無是處,我自己就收藏了不少限量表。在我的印象里,自打1983年積家為品牌誕生150 周年制作第一套限量表之后,25年間出過的限量表不計其數(shù),其中自然良莠不齊,但是確也有不少佳作成為傳世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