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珠寶在我國都具有十分濃厚的婚慶、節日禮品屬性,受節假日和結婚熱潮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國內的珠寶首飾消費一年有兩個旺季:中秋到‘十一’,春節到‘五一’,而5月下旬、6月、7月、8月、11月通常是銷售淡季。”楊漢臣介紹說。
今春淡季期間,各商家均在想點子促銷,期望能從中掘得一桶金。有的通過“造節”拉動銷售,有的通過演藝活動提升人氣,更多的珠寶商則推出各種幅度的贈禮、打折、抽獎等。天成珠寶更是推出“團購價等于批發價”活動,團購黃金、鉑金、鉆石以及其他首飾,達到一定數量的,都可以享受等同于批發的價格。
此外,天成珠寶還推出了購物送黃金、黃金飾品免費換新、一元飾品抽獎活動等。“現在是以量取勝,利則擺在了后面。”河南天成珠寶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陳曉貴說,比如精品VVS頂級1克拉鉆石,現價為10萬元左右,天成珠寶推出的團購價則為76300元;消費的顧客,還可以花1元錢,參加獎品價值4980元的抽獎活動。“在淡季,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活動、促銷拉動市場‘熱’起來。”陳曉貴說。
收效好,周末銷量接近旺季
據了解,各商家從3月初開始的促銷,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是‘三八’的那個周末,銷量快趕上‘五一’、‘十一’黃金周了。”陳曉貴介紹,從3月上旬開始,每天都有數百位顧客在店中購買珠寶;“三八”當天,顧客超過千名。
楊漢臣分析,珠寶企業能在淡季收獲這種喜人成果,有以下原因:首先,淡季市場也真實存在著消費潛力;其次,各種促銷活動確實讓市民得到了實惠;再次,金融危機下,市民感受到黃金保值和容易變現的好處,購買黃金的市民多起來。“最重要的一點,是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陳曉貴補充說,比如推出黃、鉑金免費清洗,翡翠等珠寶終身免費換同價新品等多種售后服務,提升了珠寶的附加值,得到了市民的認可。
“鲇魚效應”盤活淡季珠寶市場
但是,并不是所有珠寶商家都能承受得了大力度的折扣、贈禮。“淡季其實是行業規范的一個關鍵時期。”陳曉貴說,在淡季,一些資金雄厚的企業還能夠撐得住,但創建不久、資金鏈單薄的企業可能就會受到大的沖擊。“這時候,我們推出大型促銷活動,就是希望成為平淡市場中的一尾‘鲇魚’,刺激更多的同行關注淡季市場,想點子共同攪熱這個市場。”陳曉貴解釋,天成珠寶利用淡季集中造勢,既避開了競爭對手的干擾,抓住了零售商和消費者的眼球,保證了產品的受眾率和知名度,也保證了“冷鏈”的充分占領,為旺季創造了充分的條件。而且,通過讓利促銷,進一步將珠寶價格合理化,是件市民、商家雙贏的事。“商家的淡季促銷手段值得肯定。”省金銀珠寶飾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唐慶民說。同時他建議商家,如果促銷離旺季時間太早的話,也有一定風險,因為珠寶產品本身有個熱度期,更新速度也比較快,在營銷概念的選擇上不宜太過具體、時效性不宜太強,比如可以選擇一些婚慶概念、情侶概念等,也可以在淡季中根據區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一些有地域特色的概念產品,還可就一些事件、活動進行新品的策劃推廣等,比如以學生高考、上大學概念為依托,推出一些具有祝福孩子意味的珠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