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成了公眾熱門話題,而珠寶行業同仁對市場的低迷或萎縮感覺并不明顯,大家對市場前景仍舊保持樂觀態度。但筆者認為,就珠寶行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很多企業前景堪憂。在這輪危機中首先倒下的是小型的珠寶首飾加工企業,由于金價的波動過大,將它們逼到瀕臨倒閉的絕境,這已經拉響珠寶行業的危機預警。在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國內珠寶企業將普遍面臨哪些危機?
危機一 珠寶消費市場萎縮
雖然各珠寶零售企業紛紛表示,目前珠寶銷售并未受到影響,但長三角及珠三角的大量返鄉民工,以及外貿、生產代工、房地產、汽車、鋼鐵等行業對上下游產業鏈的影響,無疑會波及到民眾收入及就業的問題,試想在民眾收入及就業前景不看好的情況下,消費市場能樂觀么?尤其是珠寶行業,消費者還能在非必需品上預算過多的開支么?舉些簡單的例子,近期,我們是否發現很多平常不怎么打折的品牌都在打折?很多平常需要預訂的餐廳現在是否可以隨時入座?而香港珠寶品牌周大福、六福已經開始嘗試降價或者優惠促銷(據了解周大福的最低折扣在8折,六福的最低折扣可達會員折扣8.8折以下),這些舉措顯然是為了加快資金回籠,實現危機時刻“現金為王”的應對策略。在市場消費前景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恐怕各珠寶品牌又要面臨新一輪的價格競爭。據內地某知名商場透露,該商場近期的珠寶銷售額已經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危機二 資金鏈壓力巨大
近幾年國內各珠寶品牌攻城掠地,發展迅速,但也因此需要承受擴張過快,負債過多所造成的資金鏈壓力。在銷售情況看好時,這種壓力或許不明顯,一旦銷售不景氣,企業很快就面臨流動資金過少的問題。而不科學的財務管理也讓這種壓力更為嚴重,珠寶企業的財務管理一般為老板直系親屬或內部人居多(非經過正規培訓的財務管理人員),由此造成的財務報表不規范、財務預算及控制不嚴謹都有可能致使財務資金占用率過高,現金流過少,尤其在終端市場銷售不好的情況下,更容易凸顯現金流量方面的壓力。良好的現金管理能力是度過經濟蕭條期的不二法門,如不能科學進行財務管理,珠寶企業將很快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此外,資金鏈的緊張還表現在目前的形勢之下,面對金價下跌,流動資產大幅縮水,企業變現能力差。近兩個月以來金價持續下跌,無論是素金產品或是鑲嵌產品都會不同程度縮水,這對于擁有大量現貨或金料的珠寶商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企業原先掙到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資金很快縮水。更有甚者,面對金價下跌壓力的同時早期存貨量大,資金周轉率低,這時很快會就出現流動資金匱乏問題,有些工廠在這種壓力下不免關門停產。而零售商在這種情況下相對好些,不過也抵不住消費者追漲殺跌的消費心理,金價在下跌的時候,消費者大都會采取觀望的態度以期買到更低的價格。
危機三 貨品缺乏足夠競爭力
珠寶行業大部分零售商對現貨、庫存、滯銷貨品沒有進行合理的管理,在大多數珠寶商的眼中,珠寶貨品不存在陳舊及滯銷的問題,因珠寶屬于特殊商品,其原料屬于有價或代金物品,所以不存在款式陳舊或過季問題。其實不然,如果一件貨品在柜臺內陳列一年或兩年以上,實際上在外觀上已經看起來比較陳舊了。再者,如果一件貨品經過兩年的時間都沒有賣出去的話,排除營業員解說的問題,這件貨品的款式已經是屬于滯銷款了,在售賣的機率上要比新款小得多。試想,如果市場中有一家或幾家貨品周轉速度比你家的快,那么你的貨品周轉率過慢導致的貨品結構陳舊帶來的銷售問題,在這個時候可能會顯現得更為突出。筆者曾了解過一家珠寶店的銷售與庫存數據,結果發現鉆石鑲嵌貨品總量為600多件的店,月銷售件數僅在12件左右,其貨品周轉率僅為2%左右,貨品周轉一圈的話,大約需要50個月,也就是4年零兩個月。結果這家店的銷售越做越差,近幾個月又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再加上店內的貨品毫無競爭力,目前該店已少有人光顧了。
危機四 國外品牌的市場沖擊
面對國外高端品牌入侵,國內珠寶市場將形成三方鼎立的競爭格局。由于歐美消費市場持續低迷,歐美高端品牌會將中國作為首要目標市場。有數據顯示,紐約第五大道每平方英尺每年的平均租金是1500美元,香港銅鑼灣是1213美元,法國香榭麗舍大道是922美元,日本銀座683美元,而北京的王府井才268美元。中國最主要城市商業地產的租金價格,只是美國歐洲日本的1/6到1/3。另外,金融風暴對頂級商業地產的沖擊并不大,而且中國奢侈品市場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泡沫最少。同時,高密度人口和經濟增長使中國涌現了將近18000名億萬富翁,44000名千萬富翁,近2.5億有購買能力并喜愛為時尚投資的中產階層。這將決定著中國會成為歐美高端品牌的下一站,也意味著國內珠寶品牌面臨的際遇可能會更加嚴峻,一方是歐美高端品牌,一方是香港珠寶大亨,另一方則是各偏一隅的國內地方品牌,再加上經濟的可能性蕭條,國內品牌將面臨不容回避的考驗。在國外品牌進入中國的時候,國內的品牌是否已經擁有科學的管理機制、持續盈利和競爭的能力?如果沒有,那將是十分可怕的結局。這個冬天過去,你的企業還會存在么?
當然,挑戰的同時也是機遇,在這個時候能夠擁有資本加速發展的企業也有很多,更何況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相對歐美國家來講是比較樂觀的了,但是在冬天到來的時刻,你是否做好了過冬的打算?“未雨綢繆”的危機防范意識始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