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蓋盒
香港蘇富比春拍將于4月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屆時將推出“玳麗華瀛——日本承傳盛唐御制玳瑁寶盒”專拍,其中一件珍品備受矚目,這就是唐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預計其成交價將超過4000萬港元。
蘇富比中國藝術部國際主管仇國仕表示:“這件造工極為精致的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是市場上最彌足珍貴的一件唐代工藝品。世上除了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外,根本沒其他地方存有唐代傳世藝術瑰寶,預料這盒子會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必爭之物。”
此華美瑰麗的盒子彰顯工序繁復的螺鈿工藝,體現了八世紀中葉“盛唐時期”的成熟風格。唐朝(公元618至907)時期國力鼎盛,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刻,世界矚目之中心,這盒子正反映出帝苑內華麗目眩的宮廷生活,見證了當時典雅細致的皇室品位。
據悉,此品是三個幾乎完全一樣的盒子當中的一個,三個盒子俱鑲嵌螺鈿和琥珀,估計最初同樣收藏于正倉院;當中一個仍舊存于正倉院,另一個則歸屬同在奈良的大和文華館。現藏于正倉院的那個是博物館最著名的文物,經常做公開展覽。除以上三者外、似未見有如斯大形的唐朝玳瑁工藝品存世。
此盒子采用當時最珍貴的材料制成——玳瑁。這種極其珍稀的質料,取自名叫玳瑁的海龜,主要用于制作小對象,卻鮮有制作成較大的器皿。正倉院有些著名的琵琶藏品中,就有十分相似的螺鈿圖案鑲嵌于木板中,還有好幾面很大的銅鏡上也有類似的螺鈿圖案。
像這樣純粹由有機材料制成的藝術品,只能在十分特殊的境況下,才可歷經一千兩百五十年而仍舊得以保存。當今世上只有一個地方保存著具有這般年代和質量的有機材料物品,就是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正倉院是很獨特的收藏院,建于八世紀中葉,那里藏了一些其他地方都未能保存下來的、最精美又最華貴的唐代奢華物品。當時日本所有的大佛寺里都有這樣的收藏院。然而,東大寺正倉院不僅是當時最宏偉的一座,而且還是唯一留存至今的一座。東大寺由圣武天皇(公元724至749年在位)建造,是官方寺廟,又是統領全國佛寺的總寺院,故代表了那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寺廟結構,至今依然是日本最為重要的佛教寶地之一。與之同建的收藏院(正倉)建成于公元756年,當時收到大量的捐贈,至今仍擁有大約一萬件藏品。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圣武天皇最珍愛的個人物品,由光明皇后在丈夫死后捐贈給該寺。
這座八世紀的木造建筑藏寶室,狀如架在高柱上的木屋,其地臺升高,因而成就其著名的溫度調控系統、把四季氣候和天氣轉變對收藏所致的影響減至最小,令極度脆弱、在其他環境下難以久藏的材質、也可得到完好承存的保證。圣武天皇的個人物品包括最精致典雅的東西,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但主要還是自中國唐朝進口。其中很多對象都是有機質料,包括織物、漆器和木制品,還有用更加珍稀的材料制作之物,正如本次拍賣推出的這個盒子。正倉院博物館令人們得以一窺其獨一無二的奢華寶藏,了解當時中國皇室御制的奢華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