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有珠寶首飾的收藏,不少人還將珠寶作為一種投資工具。但是,由于珠寶收藏門檻不低,有時花大錢買來的卻一點不值這個價,更沒有升值潛力可言。因此,只有做足功課,才能找到真正的投資機會。
風險大投入或打水漂
鉆石的華貴氣派,貓眼的精靈巧妙,珍珠的清麗脫俗……提起珠寶,人們聯想到美麗與高貴。但由于珠寶身價水漲船高,特別是蘊含巨大的升值潛力,市場上的贗品也層出不窮:將合成祖母綠當作天然祖母綠出售、將合成碳硅石冒充天然鉆石、將石榴石標為紅寶石……這類事情通過媒體的宣傳已經被一般人所了解,但通過一些特殊手段將劣質珠寶變成上等貨,即使稍懂點鑒別常識的人也會上當受騙。
現在,許多人喜歡收藏翡翠玉器,但由于原材料含有雜質及氧化物,成品較多瑕疵,為了讓器物更加漂亮能賣個高價,商人通常會將其用化學方法漂白或加色,再以樹脂充填,這樣看起來就“完美無瑕”了,內行稱之為“B貨”。還有的將顏色等級很低的“泛黃”雜質白鉆當成黃鉆石銷售,或采用高溫成型工藝將白色鉆石“染”成藍色鉆石。對于人們來說,如果用精品的價格買入這些珠寶,等于錢打了水漂。
覓渠道拍賣典當皆宜
提起珠寶收藏,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金店或者珠寶行。但事實上,通過拍賣行以及典當行投資珠寶,正日益成為一種嶄新的渠道。通過拍賣行投資珠寶,可以購買到外面不容易找到的高等級上品,雖然貴,但是貴得值。對于外面也能找得到的普通寶石,在拍賣會上可能拍出外面看不到的低估價,特別是在一些禮品專場拍賣會上,能找到這樣的撿漏機會。
相比拍賣行,典當行則更適合普通百姓。典當行絕當品中的鉆石鑲金等首飾,無論新舊,至少比市面便宜1/3左右。比如一款絕當價為5000元的鉆戒,證書發票齊全,類似的鉆戒在商場里標價至少為12000元左右。典當行對于珠寶等絕當品,會聘請專業人士對典當品進行檢驗,購買絕當品可以開具發票,這也起到了保障作用。或許有些人覺得購買絕當珠寶“晦氣”。其實,你可以在購買了絕當的裸鉆或者翡翠之后,請金店按照尺寸打制新的托架。
做功課到底誰更抗跌
想取得珠寶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必須信守一條基本法則,即:“與其多而廉,不如少而精”。據總部位于倫敦的鉆石推廣中心(DTC)數據顯示,過去10年1克拉鉆石平均年漲幅達18%,最高達35%,而0.2克以下的鉆石受市場因素影響大,保值功能不強。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翡翠的整體價格出現過下跌行情,但真正受影響的僅是其中的中低端品種,高端翡翠價格依然堅挺。
在進行珠寶收藏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目的:到底僅僅作為一種裝飾,還是為了收藏保值。如果是后者,就一定要在購買之前做好功課。對于打算購買的珠寶的品質進行鑒定,最好要求出售方出具相關的鑒定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