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們在收藏或者投資金銀紀念幣時,出現(xiàn)了一種認識上的偏頗,即往往偏重金幣卻忽視銀幣。究其原因,除了人們對黃金的偏好之外,就是黃金的避險功能要強于其他貴金屬,因此,在期貨市場上,黃金價格上漲的幅度大大超過其他貴金屬價格上漲的幅度。2008年3月黃金價格飆升到1032.55美圓/盎司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而白銀的價格僅反彈到27.79美圓/盎司,還不足歷史高點的一半。這種價格的波動迅速反映到了金銀紀念幣市場上,2006年年底-2007年初金銀紀念幣的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期間,人們開始挖掘“老`精`稀”品種,尤其是對金幣的投資`收藏價值的宣傳與挖掘。因而,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即金幣的漲幅較大且時間短,而銀幣上漲的幅度小且緩慢。比如,1995年發(fā)行的5盎司“龍舟圖”紀念金幣從5萬元左右上漲到20多萬元,僅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其價格翻了4-5倍;1998年發(fā)行的1/2盎司“桂林山水”紀念金幣,從8000多元上漲到30000多元也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其價格上漲幅度達到了4倍多。一些好題材、熱門品種的金幣,其價格上漲的幅度就更令人瞠目了。然而,銀幣的漲幅卻不盡如人意。整整經歷了一輪的價格恢復上漲期,其中大部分品種價格僅僅上漲了一倍左右,甚至有的品種價格上漲還不足一倍。價格的效應使投資者偏向了金幣。這就使人們對紀念銀幣板塊的投資與收藏形成了一種錯誤的思維。同時,對市場上的不正常現(xiàn)象也缺乏了清醒的認識。
我們說在任何投資市場中,由于種種原因會經常出現(xiàn)一些不正常的現(xiàn)象,這種不正常現(xiàn)象最終總會得到恢復與修正。其實,這正是市場賜予你的絕佳投資機會,如果你能善于發(fā)現(xiàn)并及時抓住市場上的機會,便可低廉的籌碼,一但市場上的不正常現(xiàn)象得到修正與恢復,你會獲利頗豐。例如:2004年,當時一套一盎司十二生肖金幣才7萬元左右,一套8克十二生肖金幣是5萬元左右,一套第一輪1/2盎司梅花生肖金幣是6萬元左右。如你從量、價等諸方面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不正常現(xiàn)象,是最佳投資收藏的機會。而且持續(xù)了好長時間。如果能及時擇機介入,收入囊中。最終這種不正常現(xiàn)象恢復為正常。目前,一套一盎司生肖金幣是22萬元左右。其間差價竟有十幾萬元之巨!
分析當前的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我認為也是正處于不正常之中。歷史上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大約是20比1。1980年黃金和白銀雙雙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黃金達800美元/盎司,白銀達41美元/盎司。黃金是白銀的20倍左右。此后,便開始步入了漫長的調整期。最低黃金調整到252.8美元/盎司,而白銀最低調整到4.02美元/盎司。最低點時,黃金價格是白銀價格的62.8倍左右。目前,黃金正處于新一輪牛市行情之中,并創(chuàng)出了新高,達到1032.55美元/盎司,而白銀價格卻沒有與黃金同步,僅僅達到20.79美元/盎司。現(xiàn)在,黃金價格是848.7美元/盎司,白銀價格是10.96美元/盎司,(均為時點指標)黃金是白銀的77.4倍左右。從以上幾組數(shù)據(jù)我們便可以分析得出這樣一個結果:當黃金白銀價格上漲,它們的價格比應該縮小,而價格下跌時,價格比應該加大。但是,目前卻并非如此,黃金和白銀從最低點開始復蘇,步入了長期的慢牛行情。然而,它們的價格比不但沒有縮小,卻反而加大。因此說這是一種不正常現(xiàn)象。換句話說,白銀的價格尚處于低部區(qū)域,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那么,在投資收藏金銀幣時,就更應關注銀幣板塊。抓住市場賜予這種投資機會。在此筆者多贅一言,我們在關注銀幣板塊的同時,還應該關注鉑幣的投資與收藏。歷史上,黃金的價格始終是鉑金價格的一半,然而,目前黃金的價格僅低于鉑金100美元左右。其無論是投資機會擬或是投機機會已然顯露。
其二:單就投資角度來分析,往往越是低值的東西就越存在著較大的升值空間。這在投資領域里已被許許多多的事實所證明。記得1997年“郵、幣、卡”市場“大潮”的時候,金銀幣還處于萌芽時期,是被市場遺忘的“角落”,即便如此,金銀幣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如今,金銀幣在市場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并擁有了相當一大批的收藏投資隊伍,試想,一但“郵、幣、卡”市場行情來臨,金銀幣特別是銀幣,它的投資收益會相當豐厚。目前,銀幣的價格還處在低部,便宜的僅百元左右,好題材如一盎司生肖銀幣價格也僅有兩三百元。可以說是既有投資價值又有收藏價值一個品種,值得我們積極地介入。
其三:從收藏角度來分析,我覺得銀幣板塊有許多亮點值得我們去挖掘和關注。
(1)人們常說金銀幣是“貴族”收藏品,不是普通百姓玩兒的東西。其實,并非如此,銀幣板塊就是非常適合于大眾的收藏品。其中,絕大部分品種的價格與老百姓當前的收入比非常吻合。如能從收藏銀幣上手,以專題或系列為主,持之以恒,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它既可富澤當代;也可傳承子孫。如果我們的專家學者籍此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使廣大投資收藏愛好者都能介入這一領域,我相信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收藏一定會由低及高,由淺及深,由銀及金去發(fā)展的。如真若如此,我們真要感謝在“貴族”收藏品中尚有這么一個“平民”板塊。那么,銀幣于此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啊。
(2)銀幣中也有許多“老`精`稀”的品種值得我們去挖掘。5盎司以上的大規(guī)格銀幣有許多精品,有的甚至是珍品,其價格自然比較昂貴。我們不必去說它。但也有許多小規(guī)格的銀幣也是相當精稀,值得挖掘,并加以珍藏。如1990年、1992年、1993年發(fā)行的1、2、3組“出土文物”紀念銀幣,每枚幣重15克,全套12枚。其最小的發(fā)行量僅2000枚。這樣小的發(fā)行量甚至比“老、精、稀”金幣的量還小。如果從收藏大全套角度而言,恐怕遠遠低于2000套。其珍稀程度可想而知。象這樣的品種在銀幣板塊中有許多。如1992年發(fā)行的臺灣風光紀念銀幣亦是如此。目前,它們的價格并不高,可以說物美價廉,且又彌足珍貴。若再過若干年,怕一幣難求了。
(3)在銀幣這個板塊中,還有許多“奇特”的品種,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品種,非常值得好好地挖掘并加以珍藏。比如:銀幣的發(fā)行重量有2克的;13.5克的;15克的;1/2盎司的;2/3盎司的;20克的;22克的;24克的;27克的;30克的;以及20盎司的等等。顯得比較混亂,這正是由于金銀幣發(fā)展歷史上的種種原因而造成的。今后,這些規(guī)格的銀幣不會再發(fā)行了。屬于絕版幣。然而,正是這些銀幣見證了這段歷史。如若有心,耐心收集,或為“奇貨可居”。
(4)是對加厚銀幣的挖掘。這是銀幣中較為獨特的一種規(guī)格。(有些加厚幣在書中并無注明)加厚銀幣有:兒童澆花銀幣;第二輪的生肖銀幣;兩盎司的中國石窟藝術銀幣;吉慶有余銀幣;中國古代科技發(fā)明發(fā)現(xiàn)銀幣等。其中除了兒童澆花加厚銀幣價格高昂之外,應首推中國古代科技發(fā)明發(fā)現(xiàn)銀幣,無論從其發(fā)行數(shù)量,還是其珍稀程度,以及目前的價格,非常值得收藏。
(5)兩盎司規(guī)格的銀幣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收藏的板塊。其發(fā)行的品種在金銀幣整個系列里是非常少的,僅有幾個,而且多屬于民俗`藝術類的內涵。目前,收集齊難度不大,價格不高。卻極具收藏價值。
(6)對錯幣給予高度的關注與收藏。我們知道在金銀幣發(fā)行過程中,審核程序是非常嚴格的,極少出現(xiàn)錯誤。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結果還有出現(xiàn)了為數(shù)不多的一些錯幣。這些錯幣大多是在銀幣板塊之中。大家非常清楚,在市場上往往越是錯的東西就越加珍貴。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稀缺程度所造成的。在金銀幣中,錯幣是少之又少。它的收藏價值以及升值空間可以說極大。銀幣中的錯幣有:第十五屆冬奧會紀念銀幣;錯版龍鳳呈祥彩色銀幣等。前者,由于沒有收回,略顯遜色。而后者發(fā)現(xiàn)之后,立即收回,重新發(fā)行正版幣,成為了真正意義的錯幣。因此說它是非常珍貴的。
總之,在投資收藏金銀幣中,特別是在當前發(fā)生的“金融海嘯”之際,提高對銀幣板塊的認識,加強對銀幣板塊的挖掘與宣傳,從而擴大金銀幣收藏投資隊伍,使老百姓的資產做到保值增值,其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