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著名調查機構艾瑞咨詢曾和淘寶網聯合發布《2008年度網購市場發展報告》稱, 2008年,中國網購市場年交易額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128.5%;網購前“三甲”的地區分別為上海、廣東和浙江,分別占比13%、11.1%和11%。
而昨天,有網友向記者報料:我看到有個杭州人在網上買了一顆鉆石,20多萬啊!真是超級購物狂!
記者向珂蘭鉆石網市場公關副總裁王雍求證此事,他確認:的確有位杭州網友剛剛購買了一顆1.33克拉重,顏色、切工、凈度都是前幾位的鉆石,價值為20.4萬元;目前,通過支付寶達成的該交易已經順利完成。
網上買了好幾顆鉆石
她為何如此大手筆?網購價值20萬的鉆石安全嗎?記者昨天聯系上了這位網購鉆石的齊女士(化名)。
聽說記者來意,齊女士很爽快地證實:“的確是我買的,圓形,裸鉆,八心八箭,顏色、凈度、切工,我都很滿意。”
“這顆1.33克拉的鉆石,因為杭州商場里沒有同等級的貨可比較,所以很難估算。一般價格都要翻倍。”她說。
不過,她卻告訴記者,這鉆石,她不是買來自己戴的,而是用于收藏保值的:“1.33克拉的鉆石,如果顏色黃一點、凈度差一些,杭州商場里5萬多元就可能買到;而不和高等級鉆石比較,肉眼是看不出差異的。20多萬戴在手上,終歸感覺不踏實。”
齊女士說,她是全職主婦,平時常和朋友們聊天,說到要分散投資、合理理財,有人就提出,在國外,鉆石是和黃金一樣的“硬通貨”,很適合收藏、保值:“鉆石的特殊性在于,有一個明確的品級、標價,穩中有漲,比較適合我。”
在研究了一年的鉆石資料、跑遍杭州的所有珠寶店后,去年年初,齊女士第一次出手,在一家互聯網鉆石零售商處,預訂了第一顆鉆石。
“主要是看重網上的鉆石價格便宜。在杭州商場,品級比它差的貨,價格都幾乎是它的2倍。不過,今年,整體價格有所回落。”齊女士說,后來她又在網上陸續買了幾顆鉆石,級別都差不多。
她說,在她的朋友里,網購已經屬于一種時尚,在買鉆石之前,她也曾在網上買過書籍、玩具,對于支付寶的信任度很高:“從付訂金到付全款,都是支付寶做第三方,鉆石快遞到我手上后,我再去復檢,滿意以后才確認放款。這樣,至少我的資金安全有了保證。”
“很驚險,這顆鉆石到貨那天,我不在家,是物業代收的;當客服告訴我,是XXX簽收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后來發現是物業簽收,才松了一口氣。”她笑說。
此舉空前卻非絕后
“單筆花費20萬其實只能說空前,并非絕后”,一位電子商務專家對記者表示,“網絡零售具備絕對的價格優勢,當解決了網絡誠信問題與支付手段后,在線鉆石零售會有大幅度的井噴。”
“當前的情況并不是消費者手里沒錢,而是不敢花錢,但如果在價廉物美的同時提供一個完善的交易環境,消費就會有信心。”王雍也表示對于網購鉆石充滿了信心,“20萬元的單筆交易是起點,我們的榜樣是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美最大在線鉆石零售商Blue Nile。”
網購男性更積極
雖然網上大手筆買鉆石只是個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國內零售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淘寶為例,去年9800萬會員平均每天交易近250萬筆,平均每分鐘就會賣出26部手機,266件衣服,136件化妝品,23部筆記本電腦,60張充值卡和48本書籍。
網絡銷售的商品越來越豐富,涉及生活的各方面。2008年淘寶商品銷售前“三甲”分別是服飾、手機和化妝品,分別為1.4億件,1366萬部和7148萬件。其次是家居日用品、戶外運動用品、PC及配件、珠寶首飾和筆記本電腦。
網購用戶也日益年輕化,16—32歲用戶占比高達83%,是絕對的主力人群。25—32歲用戶則占比48%,這部分人群多半已經工作和獨立生活,消費需求旺盛。
另一個有趣現象是,通常人們認為網購用戶以女性為主,而這份報告則顯示,男性網購用戶為55%,女性只有45%,且男性消費以電子產品為主,消費金額普遍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