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竊后追回的石雕至今仍躺在派出所內(nèi)。
從熙公祠的石雕引來無數(shù)觀光客。
這兩塊石雕,分別被稱為“雙鳳朝牡丹”、“麻雀戲梅花”,被潮汕古建筑攝影家蔡海松譽為“潮汕地區(qū)清代石雕中的頂級藝術(shù)精品,價值連城”。
759天!截至昨日,潮州市潮安縣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從熙公祠的精美石雕失竊后尋回并送還已經(jīng)有759天了,但這兩塊價值連城的“國寶”石雕卻一直無法裝回到它原來的位置上,讓這座代表頂級石雕藝術(shù)作品的祠堂景觀留下遺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報記者昨日在當?shù)剡M行了跟蹤采訪。
穩(wěn)妥復原方案預算達百萬元
“在潮州,說木雕,那就是市區(qū)的己略黃公祠;說石雕,那就是潮安的從熙公祠。”昨日下午,潮州市潮安縣文管辦主任陳傳榮如此說。
正因為這樣,有120多年歷史的從熙公祠聲名遠揚。2006年12月1日,本報獨家報道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熙公祠失竊,丟失了門口屋檐下兩塊代表頂級石雕技藝的鏤空石雕花欄的消息震驚了外界。
2007年1月15日,經(jīng)過當?shù)鼐降呐Γ怀晒ψ坊氐氖窠K于歸還給當?shù)氐奈墓懿块T。可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石雕仍然沒能安裝回從熙公祠,而是靜靜地躺在一個派出所的儲藏室內(nèi)。
“(石雕)用布和紙箱包裹起來,放在一間專門存放公安設(shè)備的儲藏室內(nèi),有專人看管。”潮安縣公安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
從熙公祠以石雕著名,缺少了這兩塊精品石雕后,空蕩蕩的門前橫梁無疑使得整座清代祠堂的景觀藝術(shù)價值大打折扣。
“村里從熙公祠的后人也等不及,一直跟我們要求,說他們要自己裝回去,但是這是‘國寶’,修復要有穩(wěn)妥的方案,我們都要對祖宗留下的東西負責。”潮安縣文管辦主任陳傳榮告訴本報記者,之所以一直沒能對這兩塊石雕進行復原,是因為目前僅有兩種復原方案,但都不太可行。
“第一種方案,也是村里人主張的方案,就跟當時盜賊偷走石雕的方法一樣,把墻與梁之間頂開一點距離,然后把石雕構(gòu)件放回去,再等梁體自己校正復原。”陳傳榮說,這種操作方案太過冒險,如果在操作中出現(xiàn)差錯,可能整個建筑都會出現(xiàn)垮塌。
而潮安縣文管部門提供的另外一種方案,是將從熙公祠的屋頂?shù)壬喜拷ㄖw頂起,然后將石雕放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去。“這樣做較穩(wěn)妥,我們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但是預算估計要100萬元左右,現(xiàn)在根本沒有這個經(jīng)費來做。”陳傳榮說。
石雕復位還有待時日
記者了解到,潮安縣文管部門的這兩種復原方案上報至潮州市文管部門,但兩年多過去了,由于無法獲得修復經(jīng)費被一直擱置至今。當?shù)匚墓懿块T負責人建議,頂級石雕被放在派出所內(nèi)一直保存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移到潮州市博物館供藝術(shù)愛好者去欣賞觀摩,條件成熟后再去討論復原問題。
國寶石雕命途多舛
2006年11月29日,從熙公祠失竊。
2007年1月15日,失竊案告破后,石雕被歸還文管部門。
至今,石雕仍未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