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人類對珠寶首飾的向往和追求古已有之,今猶甚。
黃金鉆石和鉑金從分散的、地理上相距遙遠的非洲、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采掘出來,再送往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進行打磨、設計和生產,變成昂貴的珠寶奢侈品,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銷售,這種世界性的協作使得珠寶首飾業成為一個全球產業。
從經濟眼光來看,珠寶行業最終產品的價值不僅是由產品本身所使用的材料的價值決定,更是由珠寶設計師的藝術和工藝水平所決定的。
目前世界珠寶產品的一大特點是銷售高度集中在8個最主要的市場,其中50%珠寶產品的銷售集中在3個市場上。世界上最大的珠寶銷售市場是美國,占31%,然后是中國和印度,分別占到8.9%和8.3%。
總的來說,國際珠寶行業產值為1460億美元(2005年數據),21世紀的前5年保持了平均5.2%的增幅。鉆石類首飾產品銷售額為690億美元,黃金類首飾產品的銷售額為607億美元。
專家預測,國際珠寶首飾業將繼續保持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15年將達到2300億美元的銷售額,可以預見中國和印度將成為兩個新的珠寶首飾銷售中心,美國所占的市場份額將下降,土耳其也將有機會成為重要的珠寶銷售國之一,中東地區也將有望于2015年成為占據世界珠寶銷售市場9%份額的市場中心。
很多因素可以影響世界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有社會經濟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有如下幾點:
1.影響珠寶行業原材料供應規模的因素:發現新礦資源,礦石采掘國政府出臺刺激礦石開采的政策,提高鉆石等原材料的碎化水平等等。
2.影響組織生產的因素:在鉆石打磨領域生產力過剩、在貴金屬價格不穩定時,生產向成本更低廉的國家轉移,珠寶生產國和珠寶消費國間價格差距的拉大,以及高負債水平。
3.影響珠寶首飾產品零售的因素:消費者變得更加內行,同其他零售商品的競爭,出現新的取代產品(如出現合成鉆石)以及并不昂貴的金屬材料的使用、珠寶產品需求的迅速變化等等。
珠寶類產品價格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收入水平的變化情況,后者又取決于國民經濟的大局。一個不景氣的國民經濟會對珠寶行業產生消極影響,反之亦然。從另一方面講,珠寶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規模又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制造這些產品的原材料的價格。
比如在1974年和1980年兩度發生的現象,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和經濟形勢的嚴峻惡化,兩者疊加造成了黃金首飾產品市場的急劇收縮;相反的例子是上個世紀90年代,相對繁榮的世界經濟和貴金屬的低位走向,催生了將黃金原材料生產加工成黃金首飾的熱潮。
雖然黃金價格這些年大幅度地上漲,然而,擴大珠寶首飾產品生產和銷售的長期趨勢卻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珠寶首飾產品的生產對市場莫測變化的卓越適應能力,靈活地將原材料增加的成本轉嫁在制成品上。
工業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對于珠寶首飾的興趣證明:正是由于較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和較低水平的通貨膨脹,以及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于黃金首飾的需求潛力大增。這個道理同樣可以用來說明,而在那些經濟不發達國家,特別是經濟和財政狀況不穩定并存在嚴重通貨膨脹的國家,再高的黃金價格都難以阻止那些延續傳統觀念的人,將自己的畢生積蓄兌換成黃金,因為在這些國家他們除此以外別無選擇。
發達國家的珠寶首飾工業主要特點是:珠寶首飾的定位傾向于迎合人們對于藝術性的追求,在這種藝術性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珠寶自然的魅力,而不是對于貴金屬重量的苛求。“在這些國家,人們購買首飾主要是一種潮流和時尚的象征,并不出于投資需求,而是出于美和喜愛的原因(著名經濟學家特·格林)”。
在發達國家,銀行體系較為健全,人們享有廣泛的社會保障,因此他們不需要通過購買珠寶首飾來保護自己的積蓄,來使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在未來免受損失。如果人們對于黃金保值的需求上升,市場上就會涌現大量的,哪怕是最小重量的金條和金磚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發達國家的珠寶首飾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想方設法滿足人們對于含金量低、但工藝高超的產品的需求,這點不同于發展中國家消費者對于單純高含金量的產品的追求。然而,發達國家這種較低含金量、高工藝性的產品在市場上創造的價值卻相當于同等數量黃金原材料的普通制品的150%~400%。
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和中國,也有成千上萬個首飾加工商,他們或者自己出售產品給消費者,或者出售給珠寶營銷商。近年來,這些國家的珠寶生產商都開始引進最新的加工工藝和設備。
將黃金加工成黃金首飾的前景很難用一句話來表述。一方面,黃金價格的上漲可以減少黃金飾品的生產和需求;另一方面,價格上漲的過程又會促使東方國家通過引進先進的工藝,學習創造花樣、造型更為時尚,藝術性更高的產品,應用更現代化的廣告手段,理性的進行市場調研,以維持和提高利潤水平,所有這些都可以直接或間接的提高對貴金屬的需求。
在對人們珠寶首飾品需求的細節分析中,我們也許可以窺見世界和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的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