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原本想給首飾換“新顏”,沒想到卻被“瘦了身”。不久前,徐州市民于女士在清洗黃金項鏈時,被黑心首飾加工點“洗”掉整整3.5克黃金,但因事先沒有過秤,得不到應有的賠償。為此,該市消協提醒廣大市民,在清洗或再加工貴重首飾時,一定要當著經營者的面過秤,并將所稱重量用書面形式固定,以防消費糾紛。
不久前,市民于女士將一條24K黃金項鏈送到一家黃金加工點清洗,取項鏈時她感覺輕了一些,放到秤上一稱,果然少了3.5克?杉庸c卻不認賬,“你清洗前又沒在我們店里過秤,誰知道是多重?”因為事先沒有過秤,想維權卻沒有證據,于女士只有自認倒霉。
據徐州市消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貴重首飾在清洗或再加工的過程中遭遇“瘦身”的例子并不少見。對此,不少黃金加工點要么以“重量減輕是洗掉了污垢”為由搪塞消費者,要么干脆不認賬。因為很多消費者并沒有在清洗或再加工前當著經營者的面對首飾進行過秤,一旦發生糾紛,調解起來也比較困難。消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行業協會對于貴重金屬飾品的清洗方法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幾乎每個商店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消費者要避免貴重首飾被“瘦身”,主要還得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首先要選擇正規的首飾加工點,其次要了解自己首飾的確切重量,在清洗或再加工前當著經營者的面為首飾過秤,并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最后,還要記得索要相關票據,一旦發現經營者存在欺詐嫌疑,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