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產業現狀
深圳市是內地黃金珠寶制造交易中心,其產品產量、銷售量和出口額均占內地黃金珠寶產業70%以上,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由于在地域等方面的優勢,深圳已具備與香港珠寶業一起聯動的能力,并在行業信息、技術、加工工藝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和發展。
自2007年全球經濟發生動蕩至今,深圳黃金珠寶業所受的沖擊有限,總體運行狀況健康平穩。主要表現在:第一,在消費市場中珠寶占比的總量一直居高不下,消費結構由高中檔商品向中低檔商品過渡,珠寶業GDP占比在全國仍然處于領先地位;第二,品牌企業建設成績顯著,深圳市珠寶行業品牌意識較強,行業自有品牌年達到80%以上,已涌現出一批有實力的品牌。目前,深圳已有中國名牌26個,中國馳名商標8個,廣東省品牌8個,為進一步形成珠寶業名牌聚集,為產業區域品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三,在產品研發方面,深圳企業在款式自然、概念超生活化、材質方便、實用,工藝領先等方面在世界同業中已獲得了絕對認同;第四,深圳黃金珠寶行業在整個產業鏈中,主要集中在下游的黃金珠寶生產和銷售環節,并達到了行業聚集的條件,而且還提供了與行業配套的其他產品服務。
據調查,整體行業家數在2000家以上,今年1月至9月份加工產值已超過600億元。有五成多企業處于成長階段,快速發展和成熟階段的企業也占有兩成,只有較少數企業(5%)處于瓶頸和衰落階段,說明行業整體發展態勢和運營狀況良好。
透視行業形勢
深圳市珠寶行業以珠寶制造、批發為主,占深圳珠寶產業的90%以上,年加工值超過500億元,而零售則占很小的份額,年銷售額有20億元至30億元。目前,深圳珠寶產業還處于產業的低端鏈,這使得由經濟環境改變,而帶來的消費市場趨弱等情況,對深圳總體的珠寶產業影響有限。
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披露,今年1月至9月黃金累計成交3195.60噸,同比增加1993.55噸,增長165.85%,成交金額6454.47億元,同比增加4476.03億元,增長226.24%;白銀共成交2821.61噸,同比增加2133.13噸,增長309.83%,成交金額109.20億元,同比增加85.38億元,增長358.44%;鉑金1月至9月累計成交31.06噸,同比增加5%,成交金額124.86億元,同比增加32.13%。反映首飾行業中貴金屬用料及加工訂單與上年相比穩中有升。
市場變化在給深圳黃金珠寶行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為整合產業鏈、優化產品、市場結構的企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以周大生為代表的終端龍頭企業,以其牢固的銷售平臺和渠道、強勢的地域戰略、多品種綜合性的產品優勢,在國內26個省(市、區)、200余家大中城市、600余家加盟店在逆勢中異軍突起,在拓展終端零售渠道中,通過自有產品的延伸,利用整合渠道中搶占先機,在擴張中收編中小珠寶企業。周大福等綜合類珠寶企業,通過拉長產業鏈,在研發、設計、技術改造、提升營銷與物流等產業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其“總部經濟”模式在行業內越來越強。而一些外單較多的中小企業,則在本次洗牌中被淘汰。
深圳珠寶企業以加工批發為主,企業收益來自于加工費和材料差價,在很大程度上受貴金屬價格波動的影響,無論是素金企業或是鑲嵌企業,都會出現原材料上漲、資金占用加大,影響直接收益;原材料價格下跌、資產縮水、終端銷售趨緩,影響企業資金周轉的現象。
今年1月至9月,國際黃金價格連創兩次新高后大幅度震蕩,年初為846.75美元/盎司,3月17日上漲歷史最高1023.50美元/盎司,9月底收于884.50美元/盎司,近期大幅跌至700美元/盎司。國際鉑金價格連創歷史新高,曾經達到2276美元/盎司,國內鉑金最高價達到532.6元/克,近期跌至200元/克。國際鉑金價格9月底為1004美元/盎司,與最高價相比下跌55.89%。
雖然有國際金融機構炒作的因素,而更直接的原因是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以黃金企業為例,從年初以來,成交萎縮到近期大量對沖基金的出現,使企業受金價波動的影響越來越大,使得大多數素金企業不得不壓縮庫存,以銷定產,這對企業持續經營和擴大發展將帶來一定的阻礙。
對深圳市中小珠寶企業而言,很多企業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力,產品同質、缺乏個性,競爭激烈處于無序狀態,打折、降價成為行業的主要競爭手段,企業主要集中在成品制造環節,而為制造環節服務的上游配套體系基本上還是空白。
產業配套不完整增加了深圳珠寶業的脆弱性,消減了深圳在地域上的優勢。人工費用和房租的不斷提升,直接造成珠寶企業的成本加大。中小珠寶企業小而全、大而散的局面比較嚴重,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黃金珠寶行業需要的資金量大、資金周轉周期短,僅僅依靠內部融資,很難實現競爭和發展;外部融資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由于資本市場、金融市場尚未與黃金珠寶企業全面結合,也造成行業發展后勁不足。通過銀聯寶擔保取得的資金供應十分有限,目前還不足行業內企業的5%,使中小珠寶企業在市場環境惡化的條件下發展困難。'
重視發展舉措
當地政府加大珠寶行業投入,對行業企業渡過難關是強有力的信心支撐。今年以來,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通過產業集聚地建設,撥付近10億元專項改造資金用于水貝交易中心的廠區改造,同時積極申請市專項扶持資金、產業技術進步資金、貸款貼息等對骨干珠寶企業進行扶持,提早應對企業資金困難帶來的影響。近期通過與金融機構溝通,由總商會、行業協會共同推薦數十家珠寶企業成為“互保金貸款”客戶,在目前偏緊的宏觀金融環境中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體現了政府與珠寶企業共渡難關的決心。
廣大珠寶企業提早實行瘦身計劃,做好“減負過冬”的長期準備。深圳市黃金珠寶企業對中國經濟,對珠寶行業發展抱有充分的信心,對目前零售市場的變化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和判斷,并相應對本企業的經營策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
從產品結構上,針對“80后”、“90后”的時尚品走強,貴重珠寶奢侈品偏弱的趨勢,珠寶企業要調整生產布局,在今明兩年的生產計劃安排上重新布局。企業應該針對黃金、鉑金價格波動,在購料期間實行價格對沖,并以銷定產、壓縮庫存、提高單產能力和階段盈利水平。在成本方面,企業要壓縮非熟練工種人員和非生產經營人員,完善財務管理和資金回籠手段,為企業良性發展積累后勁。
金融機構強有力的支持,是行業走出冬季的必要保證。在深圳市銀聯寶珠寶企業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帶動下,許多金融機構在認真分析行業形勢的前提下,積極開發珠寶首飾行業市場,并從產品品種、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有效創新。
工商銀行在2006年開始的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項目的基礎上,又推出了鉆石供應鏈融資、中國名牌珠寶企業融資戰略、法人珠寶企業授信等一系列創新品種。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也推出了中小珠寶企業信用培養計劃。深圳平安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就珠寶工業園項目融資、珠寶產業配套中心開發建設銀行的黃金租賃業務等也進行了大膽嘗試。應該看到,在各家金融機構資產業務中,珠寶行業所占份額還比較低,而且大多數位于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對應對目前較大范圍的經濟動蕩環境支持有限,因此,金融機構的支持是深圳市黃金珠寶行業發展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