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最后一輪降息昨日繼續遭遇了股市的“冷臉”,而投資者對貴金屬紀念幣的熱情則形成了鮮明對比。臨近年終歲末,星城多個貴金屬柜臺前人氣旺了不少。但同時,貴金屬制品的風險卻日漸累積。昨日,央行網站在醒目位置,掛出了“提醒收藏者增強貴金屬紀念幣真偽辨別能力”的動態消息,給喜好收藏貴金屬的市民敲響了一記警鐘。
原來,隨著投資者理財意識增強,貴金屬制品已經成為了理財投資的備選項目。但隨著年終收藏行情熱潮的掀起,銷售市場的不規范,讓部分制假販假分子打著“央行”的幌子。根據昨日央行負責人回應,當前被澄清非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包括由“中國紀念金幣總公司”制作發行的“神舟七號航天紀念金幣”等一系列貴金屬紀念幣產品,均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而對被熱炒的“觀音賜福金幣大全套”、“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銀幣大全套”,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些產品既非中國金幣總公司,也不是中國金幣特許零售商、特約經銷商經銷的。
與此同時,22日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起的“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維權反假宣傳周”活動開始在重慶、武漢、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開展得沸沸揚揚。近期,一些星城市民也向本報反映,形形色色的貴金屬藏品讓人難辨真偽。記者咨詢的收藏界人士表示,購買的貴金屬收藏制品如果用作收藏倒無可厚非,如果用作投資,就務必了解清楚來源是否正規,藏品含金量是否屬實,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日后藏品的升值變現,事關投資者切身利益。
辨別小竅門
證書:央行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作為法定貨幣,除刊有貨幣面額、國名、年號外,其重量和成色均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的標準,而且每枚貴金屬紀念幣均附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簽字的證書;
預告:在每年年初,央行都會向社會公眾公布當年的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計劃。在貴金屬紀念幣發行之前,也會提前公告,查閱即可核對;
生產方:央行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主要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沈陽造幣廠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負責生產;
面額及材質:對于紀念幣的面額、材質和規格等,自2000年發行“千年紀念”金銀幣開始,就規范統一了貴金屬紀念幣各種材質的規格品種與其標注面額的標準,可在央行網站參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