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風暴的爆發,黃金成為避險資金的寵兒。同樣是貴金屬,而鉑金的價格卻直線下落,黃金的抗跌能力為何要比鉑金強?
鑫薈金行執行董事、黃金投資分析師叢敏女士告訴記者,盡管同為貴金屬,但是鉑金和黃金的特性決定了二者在歷史上的不同角色,也決定了二者的價格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一樣。
1992年到1997年之間黃金和鉑金的價格是非常接近的,1997年以后兩者的走勢開始逐漸分化,鉑金逐漸向上,而黃金在經歷了1997-1999年的短暫下跌之后也開始逐步向上。
但是很明顯,黃金的價格漲幅遠遠不及鉑金,而2008年3月之后鉑金出現的急速下跌幅度也遠大于黃金。黃金和鉑金都要制造業、珠寶業兩方面需求,黃金的珠寶需求遠遠大于制造業需求。鉑金則恰好相反,鉑金的制造業需求大概分為兩個部分,汽車的催化劑需求以及其他工業需求(包括化學、玻璃、電子等),其中汽車的催化劑需求占絕大部分,而珠寶需求只占制造業總需求的約四分之一。而隨著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并且有逐漸蔓延為經濟危機的可能,汽車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鉑金在汽車行業的需求受到重創,國際鉑金價格隨之以超過57%的跌幅下挫。
黃金這種特殊的金屬,除了商品屬性外還具備金融的屬性。而能抵御通脹的特殊金融屬性使其在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迅速成為個人和機構的“避風港”。因此,在這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黃金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其中“避險需求”增加就是主要的原因。
隨著金融風暴在未來的延續,全球經濟可能在一定時間內陷入低迷。叢敏女士指出,鉑金的需求也可能維持下降的趨勢,并導致其價格繼續下跌。而黃金的避險功能很可能使其獨立于其他商品的走勢,獲得對價格的有效支撐,從而形成其他商品價格快速回落而黃金跌幅有限甚至上漲的局面。“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的資產風險狀況購買一定的黃金,以抵御其他資產下跌給自身帶來的損失。”叢敏女士向投資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