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過去4年中價格連漲10倍的和田玉,在其產地新疆和一線交易市場北京、上海等地皆首次出現“量價齊跌”。中國和田玉網總經理田力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他近期接到多位投資者的電話,希望迅速將手中和田玉脫手。
銷售量價“齊跌”
和田玉在2003年前后開始上演“瘋狂石頭記”,4年時間里價格漲幅超過10倍,原本10萬元一公斤的一級和田玉籽料,現在價格早已超過100萬元。進入2008年后,和田玉市場開始調整。新疆巖礦寶玉石產品質檢站副站長李忠志表示,初步估計,當地玉石店交易量近期下降了近4成。
烏魯木齊福潤滿堂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興福日前向本報確認了上述事實,并表示“旅游紀念品市場銷售下滑尤其明顯”。
新疆寶玉石協會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今年赴新疆旅游、出差購買和田玉的顧客同比減少了將近一半,這直接導致當地玉石店銷量大跌。“此前熱心投資和田玉的江浙老板今年也沒有大隊來和田淘玉了。”
烏魯木齊市博玉軒玉器行負責人則表示,他們打破了以往最低8折的行規,“就在這兩天,我們把折扣調到了7折。”
投資者急于轉手
田力目前還負責位于北京復興門的北京和田玉交易中心運營,該中心按月統計銷量,據透露,交易中心的銷量此前一直延續大幅增長,“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這部分增幅已經沒有。”
據了解,目前在中國和田玉網掛牌轉讓的和田玉把件將近2萬件,但更多投資者仍在打入咨詢電話,希望通過上述平臺轉手手中的和田玉收藏品。
田力說,和田玉價格的連續高漲讓眾多投資者盲目進入業內,用比較高的價格買下了一些品質并不十分優良的和田玉,“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倒手賺錢,結果受金融危機影響,這些投資者很緊張,急于轉手。”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在目前的形勢下,和田玉市場大部分投資者都炒賠了,“據我了解,有的投資者這次就炒虧掉資產的70%。”
調整或持續兩年
田力表示,和田玉市場實質早已進入調整期,“接下來可能還將持續兩年之久。”
對于大面積投資者炒虧,田力表示,市場存在投機行為,投資肯定有賠有賺,但“和田玉肯定不會遭遇普洱炒作的崩盤風險”。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專家沈崇輝亦認為和田玉升值是大方向,一件高端的翡翠戒面可以賣到3000萬元,而目前頂級的和田玉可遠遠賣不到這個高價。
新疆寶玉石協會人士表示,雖然當前市場確實存在一部分調整因素,“但和田玉經銷企業增多也是重要原因,需求應該還是一直在增長的。”
田力表示,和田玉調整將產生擠出效應,“將加工質量低劣且沒有創新性的大部分中間商擠出市場,這樣也有利于和田玉市場的整體發展。”
藝術品市場寒冬調整
12月初結束的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依然延續此前北京嘉德和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的低潮表現。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進入寒冬調整期。
據了解,此次香港佳士得計劃拍賣2400多件藏品,總價值超過17.5億港元。最終,僅名貴紅酒和東南亞藝術品維持高成交率,亞洲當代藝術品和中國20世紀藝術品成交率下滑至7成以下,最低的僅有4成多,總成交額約為11.3億港元。
而在此前的蘇富比秋季拍買上,亞洲藝術品、珠寶、腕表拍賣總成交額5天僅為1.407億美元,而預期成交額為2.5億美元,參拍的1300多件拍品約有三分之一未成交。
在11月12日結束的中國嘉德秋季拍賣中,成交額縮水至3.6億元,成交率也降為66.22%,沒有一項破單項拍賣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