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妝多地位高
婚禮慶典是婦女展示首飾的最佳時刻。佩戴多少首飾,是婆家衡量新娘嫁妝是否豐厚的重要標準。
印度新娘的首飾因地域不同存在差異。南部地區的新娘在鼻孔兩側穿洞,戴上鉆石鼻釘,或在左鼻孔下方佩戴鑲有珍珠的鼻環,腳趾上也戴戒指。北部地區的新娘佩戴金鼻環,并用一條精美的金鏈連接,金鏈的另一端掛在耳朵上。
印度流行嫁妝制度,姑娘出嫁必須陪送豐厚的嫁妝。嫁妝糾紛時常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印度政府1961年制定了《反嫁妝法》。根據《反嫁妝法》,給予和接收嫁妝均為違法行為,判處當事人6個月至2年監禁;婦女因丈夫或其親屬非法索取錢財和貴重物品而受到騷擾或虐待,丈夫或其親屬將被判處3年監禁并處罰金;婦女在婚后7年內因嫁妝問題被丈夫或其親屬騷擾甚至虐待致死,丈夫或其親屬將面臨7年甚至終身監禁。
然而,印度的嫁妝制度并沒有真正廢除,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價愈來愈高。在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中等以上階層家庭流行的嫁妝包括電腦、手機、家庭影院、數碼相機、數字電視機、微波爐、珠寶首飾、中型豪華轎車、市內公寓套房、歐洲蜜月旅游等。
今年5月,家住新德里郊區的21歲姑娘妮莎·庫爾瑪準備與當地一名中學計算機教師達拉爾結婚。妮莎的父親經營企業,早就為女兒的婚事做好了準備。在同男方討論嫁妝時,他基本有求必應,甚至連男方提出要給新郎已婚的哥哥買一套家用電器時,他都滿口答應。他還在女兒的嫁妝里多添了一輛在印度流行的新“瑪魯迪”牌中型轎車。為了給女兒籌備嫁妝,女方家前后花掉180萬盧比(1美元約合45盧比)。然而,在婚禮前夕,男方同妮莎的父親卻為嫁妝發生了激烈爭吵。貪婪的男方要求女方再加120萬盧比現金。妮莎的父親不同意,達拉爾的母親氣急敗壞,給了妮莎的父親一個大耳光。妮莎獲悉后十分憤怒,她立即解除婚約,并給警方打電話,將男方告上法庭。
我認識的一位當地朋友,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他說:“工作不為別的,只為兩個女兒將來嫁得好點。”
根據印度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近10年因嫁妝問題被虐待致死的婦女人數由每年2000人上升到7000人,其中包括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