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ko的英文為她打開了另外一扇時尚的窗口,她瘋狂地一遍一遍地看著奧黛麗·赫本和格蕾絲·凱利的電影,《羅馬假日》、《窈窕淑女》、《蒂梵尼的早餐》、《后窗》……“電影中的女演員永遠都那樣優(yōu)雅清新,她們的服裝永遠那么典雅精致、美輪美奐,我尤其喜歡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女性時裝,美國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著裝風格是我的最愛。即使看當時的時尚家居雜志,都能感受到那其中的色彩和唯美。”
為了顯示自己對時尚的理解與眾不同,在大家都紛紛成為日本設(shè)計大師的擁躉的時候,Emiko就從細節(jié)處區(qū)分出自己的風格:“當然我也喜歡幾個設(shè)計師的服裝,我也會穿,但是我一定要在身上的某個部位配上一件與眾不同的老衣服,比如說一個小的坎肩、或者一個小毛衣,這樣就有自己的風格了。我?guī)缀趺總月都換發(fā)型,走在街上經(jīng)常會被問,你的發(fā)型是在哪里做的?衣服又是在哪里買的?特別有趣。”
盡管已經(jīng)對時尚和服裝有了自己的見解,Emiko還是覺得應該把這些當作自己的愛好保留,而不能成為長期發(fā)展的事業(yè),所以大學畢業(yè)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了東京頂級酒店之一的新大谷飯店,負責VIP客人的服務。這個飯店經(jīng)常接待國家級的貴賓,胡錦濤主席訪日的時候就曾入住過新大谷飯店。Emiko在這里幾乎每天都在觀看著流動的時尚,入住酒店的客人穿著考究,經(jīng)常讓她欣賞得入了迷。終于她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向上司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要求:“我要求把我從前方接待客人的崗位調(diào)到負責客人退宿的崗位,這樣我就能在每天下午4點鐘提前下班。”她的理由很簡單,下班后她要坐半小時的電車到洋裁學校去學習制衣,一周兩次。在洋裁學校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她更不滿足了,希望能更多地了解洋裝,于是她第一次從一個人人羨慕的工作崗位上辭職了。那一年Emiko22歲。
26歲,當Emiko再一次從日本資生堂The Ginza公司進貨總監(jiān)的位置上辭職時,她已經(jīng)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雖然她有幸結(jié)識了美國著名服飾設(shè)計師Angela Cummings,并且為眾多的時尚界人士做時裝及服飾的搭配顧問,不過當她看到西班牙著名首飾設(shè)計師Joaquin Berao的作品時,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她決定參與Joaquin Berao在日本專賣店的籌備和經(jīng)營工作,一切從零開始。
第一次被珍珠迷倒
人們總說,當你對一個東西熱愛到偏執(zhí)的程度的時候,就開始收藏吧。十幾年前,當Emiko在紐約第一眼看到這個造型好似豌豆一樣的珍珠耳墜的時候,她渾身的免疫力都被解除,瞬間墜入了“情網(wǎng)”。
其實,Emiko開始也很不能理解為什么那些熱愛家居收藏的人,會在夜半無人時分爬起來,用手一寸一寸地摩挲著家具的每一塊木材,完全一副守財奴的樣子,可是當她在紐約的一個很小的古董店里發(fā)現(xiàn)那付耳墜的時候,馬上就明白了。那是一款相當獨特的設(shè)計,微微開啟的豆莢中,兩顆瑩潤粉嫩的珍珠在調(diào)皮地向外張望,“但是因為它當時標價很高,高到已經(jīng)可以購買小型的真寶石首飾的價格了,所以我不禁向店主詢問:‘這是真的珍珠嗎?’店主很耐心地回答我說:‘是Fake Pearl(用珍珠粉制作的形如珍珠的珠子)。’這幅耳墜與我以往看到過的那些廉價的閃閃發(fā)亮的假珍珠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很雅致,很有存在感。但是當時的我還很年輕,經(jīng)濟上也不富裕,就很惋惜地走出了古董店。”
可是珍珠的低調(diào)和神秘感還是牽動著Emiko的神經(jīng),她總是回想起自己最喜歡的杰奎琳·肯尼迪就是經(jīng)常佩戴三聯(lián)的珍珠項鏈出席各種場合。“那款耳墜始終不能離開我的思緒,沒過兩天我又踏進了那家古董店,義無反顧地把它們買下了。”現(xiàn)在,當Emiko將這對精巧的耳墜托在手心的時候,還能看出當年它流露出的光彩,依舊動人。當時買下這副耳墜的時候,Emiko憑著一時的沖動,可能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她的審美和收藏的取向已經(jīng)悄悄發(fā)生了改變:“在那之前,我可能還停留在喜愛用真珠寶制作的設(shè)計傳統(tǒng)的歐洲古典首飾上,但當我知道了還有像我購買的耳墜那樣的設(shè)計摩登的古典首飾以后,一下子成了它們忠實的收藏者。大家千萬別以為,珍珠是媽媽們的飾品,像這款耳墜這樣的Fake Pearl,無論是它的設(shè)計還是顏色都非常豐富而充滿個性。還有最重要的是,它可塑性很強,可以做成你喜歡的任何模樣。如果你在生活中隨意地佩戴上大珠串的項鏈,或者做工精細的胸針,立刻會讓大家覺得你是一個很懂得穿戴藝術(shù)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