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祖母綠質量最佳
祖母綠約在4000多年前被發掘于埃及的尼羅河上游紅海西岸地區,那里現在還有世界最古老的坑道以及開采的遺跡。經學者考證確認:當時紅海的西岸就是現在的埃及和阿拉伯地區,這些地方曾經蘊藏著豐富的祖母綠寶石。
早期的祖母綠產地在埃及、烏拉爾和印度等地。古代的哥倫比亞是當時優質祖母綠的主要生產國之一。早在印加王朝統治時期,其祖母綠的資源就被印加人開采、利用了數百年之久。十五世紀中期,哥倫比亞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當西班牙人發現當地土著人身上所佩戴的飾物多是祖母綠寶石時,以勝利者自居的他們輕而易舉地奪得當地土著的祖母綠珍品,然后將它們大量運往歐洲,獲得暴利。所以在歐洲,祖母綠是非常流行的。
當西班牙人發現了祖母綠的真正價值后,他們相信哥倫比亞某地區正蘊藏著祖母綠礦石,因而激發了開采的欲望。最后,終于在馬古塔蕾娜河沿岸的安地斯山谷發現了全世界最大的祖母綠礦脈。數百年來,該地區曾經發掘了不少祖母綠珍品,哥倫比亞也被稱為祖母綠的寶庫。
今天,世界上祖母綠的主要產出國仍為哥倫比亞,其產量約占世界祖母綠總產量的90%以上。此外,還有南非、印度、巴西、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等。
祖母綠曾被視為權貴的象征
祖母綠雖在當今世界和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并稱四大名貴寶石,但是它過去卻是權貴的象征,深受中外帝王喜愛,且寓意無窮,故以其特有的魅力獨領寶石家族的風騷。
祖母綠是綠色寶石的代表,更是礦物中的珍品。多年來,它都被視為幸福、忠誠、長久、善良和幸運的象征,而它那碧綠青翠的顏色及炫艷柔和的光彩,又讓祖母綠寶石給人以高貴、穩重、優雅而高尚的印象,因此佩戴祖母綠飾品不僅格外引人注意,還容易讓人產生認同感。這就導致祖母綠自古以來就令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區的人為之著迷。
古代社會,祖母綠被視為權貴的象征,只有王公貴族才可以擁有它。當時,東西方的古代帝王們都喜歡將祖母綠鑲嵌在他們的皇冠和玉帶上,如相傳古埃及有位女王,她將祖母綠礦石冠以自己的名字,并且經常佩戴一些華麗耀眼的祖母綠寶石,以炫耀自己的權威和美麗;歷史上眾所周知的“安德思皇冠”是用45公斤的黃金制成,上面就鑲嵌著453顆祖母綠寶石;北京十三陵明代出土的寶物中有許多祖母綠珍品,可見我國明清兩代的帝王也都用大量的祖母綠作裝飾品。
同時,祖母綠的歷史是由傳說和迷信編織而成的,如羅馬人相信“人們常看祖母綠,能夠消除眼睛的疲勞,恢復視力,開闊視野;能夠使人頭腦清晰,思路敏捷,增加知識,增進記憶;可以給佩戴者帶來好運,遠離邪惡;擁有它的人還有一種超人的、能預測未來的能力,也有能使訴訟獲勝的力量”;古代歐洲人則認為祖母綠對任何疾病都有療效,治療眼疾和肌肉無力效果尤其明顯;《舊約圣經》中有記載:基督徒認為耶穌的復活與祖母綠有關,它是重獲新生的象征,具備一種神圣的力量;印度人則對祖母綠極為崇拜,他們認為祖母綠能為佩戴者帶來好運,并且心情愉快,因此普通人以擁有一塊祖母綠為榮,王室更是收藏了大量價值連城的祖母綠珍寶。
云南祖母綠色美但透明度差
祖母綠來到中國的幾百年間,曾被譯為“助木剌”、“子母綠”、“芝麻綠”,《西廂記》中則譯為“祖母綠”。祖母綠又叫“呂宋綠”、“綠寶石”,直到近代才統稱為“祖母綠”。因此“祖母綠”只是譯音,和祖母沒有任何關系,切不可認為這種寶石是專供上年紀的女性佩戴的——和其他任何一種大家喜愛的寶石一樣,祖母綠的佩戴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我國云南省文山縣出產的祖母綠是綠柱石家族的一分子,早在1992年就已產出,其顏色不錯,但因質地較不透明,裂縫較多,顏色、凈度較差,還未被廣大消費者廣泛接受。云南的祖母綠分布在滇東南區花崗巖體外帶的變質巖中,晶體呈柱狀或成致密的塊體,常見有深綠色、綠色、黃綠色、淺綠色和淡綠色。根據云南祖母綠顏色不錯但透明度不佳這一特點,商家把其加工成蛋面成品,或直接以美妙的晶體觀賞石出售,也頗受當下消費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