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是愛語的全盛時期
在十六世紀,法文是一種愛的言語。Chaumet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示14件來自此時期的情感珠寶。
展覽一組出自文藝復興時期的珠寶大師之手的琺瑯金吊墜、項鏈和戒指,采用以下圖案:
愛神丘比特與他母親維納斯一對相愛的夫婦的肖像;手牽著手,象征兩人之間的盟誓–同心結來自動物世界的象征:斑鳩、狗–是忠貞的同義詞來自植物世界的象征,例如毋忘我
以一艘船和丘比特拉著弓作設計的吊墜,是友愛的象征,是伊利沙伯女皇一世送給她最喜愛的表弟Lord Hudson的禮物,是「友愛」(「friend-ship」)一詞的最佳演繹。這次也是此枚吊墜第一次在英國以外的地方作公開展覽,因此十分難得。
另一枚難得一見的貝殼浮雕吊墜展示著丘比特緊捉住一只雞,因為牠在破曉時嘈醒了熟睡中的愛侶。
十七世紀:象征符號的力量
十七世紀的珠寶設計以嚴肅的格調而聞名,并將愛情與宗教和死亡連系起來,采用了相關的象征符號和銘文。今次挑選了一些當時最特別的作品去說明此轉變,珠寶方面有流著鉆石眼淚的心形設計,而手煉、吊墜和圓章則采用一個圣物箱的方格設計,用來擺放所愛的人的頭發,通常還附有他或她的微型肖像。而象征婚姻的戒指,例如摩德納的瑪莉皇后(Mary of Modena)于1673與英王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大婚時所佩戴的結婚戒指,便附有一條很漂亮的金煉,上面鑲有多面切割的紅寶石。至于一套鍍金和銀琺瑯制成的化妝用具套裝,中間采用了一個針墊,上面飾有愛神丘比特把箭瞄準一位坐著的仕女,并刻上「L’Amour est le but」(愛就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