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收藏人士有望以分期付款方式將藝術品買走。
藝術品拍賣要搞分期付款
一幅畫作,落槌價為50萬元,購買者當時可付50%的首付款,然后跟拍賣公司簽訂一份按揭合同,等拍賣公司向委托方支付剩余的款項之后,購買者就可以把畫作拿走,此后購買者定期還款,業內稱之為“按揭買畫”。
上述情形并非憑空想象,明年完全有可能在沈陽某個藝術品拍賣會現場出現。
某拍賣行相關負責人張經理坦言,“按揭買畫”是企業應對金融危機采取的無奈之舉。
他說,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波及范圍越來越廣,被有些人認為是“投資領域最后一片高地”的藝術品拍賣也“失陷”了。
“藝術品交易額是一些房產、股權等項目所不能比的。”張經理說,為了留住客戶,他們將效仿房產的分期付款,通過這種方式重建市場信心,刺激藝術品交易量。
擬定落槌價低于50萬才行
另外一家拍賣行市場開發部的徐經理表示,“按揭買畫”涉及的手續非常多,拍賣行目前正處于醞釀、籌備階段,拍賣市場要想看到“分期付款”,恐怕要等到明年了。
據徐經理透露,考慮到落槌價的一部分要由拍賣行先行墊付以及自身的經濟能力,拍賣行對于落槌價有一定的要求,擬低于50萬元的才允許“按揭”。
徐經理表示,“按揭買畫”對客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客戶在業內必須有良好的信譽,同時具備一定的償還能力,符合這些要求的只有老客戶,“按揭買畫”對于開拓新市場還有一定的局限性。
“按揭”不可能大范圍推行
收藏人士靳先生表示,在資金周轉不順暢的情況下,“按揭買畫”對購買者而言,確實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遼寧省拍賣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提醒購買者,應謹慎對待“按揭買畫”。“藝術品拍賣一般是競價成功以后抓緊時間轉移標的,如果有所耽擱,藝術品的真假等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該負責人還表示,拍賣公司本身是企業法人,營業范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一般都是拍賣業務,如果拍賣公司注冊時沒有獲得金融業務的權利,就涉嫌超范圍經營。
該負責人認為,有金融業務權利的拍賣公司很少,加上一些公司的經濟實力有限,“按揭買畫”的方式不可能大范圍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