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短線回暖的金市中,廣州金銀幣價格陸續回升,唯獨彩色金銀幣種未見動靜;厥装肽晗碌邉,彩色金銀幣的跌價幅度多在25%到35%之間,比較純色金銀幣有過之而無不及,個別產品甚至跌價40%,其中《貴妃醉酒》的價格從半年前的28000元下落到了20500元,回落幅度高達36%,《群英會》的價格由半年前的10800元回落到了7300元,價格回落幅度達到了32%。究其緣由,工藝粗糙、難以保存是彩色金貨難以扭轉的"硬傷",值得投資者關注。
"硬傷"一:容易掉色
彩色金銀幣比較起本色金銀幣,最突出的缺點就是容易掉色。用一般放大鏡看幾年前發行的《西游記》系列金幣,可以明顯看到其著彩部分有磨損與缺失,歷久則磨損,仍是目前國內工藝生產中無法解決的技術性問題,使得彩色金幣的保存價值大打折扣。
"硬傷"二:工藝粗糙
從《紅樓夢》系列到《西游記》再到《神舟五號》,由于需要多道工藝著重彩,其雕琢工藝無法盡美,常有粗糙表現,比如同是《真假美猴王》彩色銀幣,孫悟空臉部表情時常有所區別,就是上色時沒有統一處理的緣故。
"硬傷"三:"立意"平淡
比較其本色金銀幣,彩色金銀幣在"立意"方面也明顯低出許多。本色金幣紀念性質者居多,除開自治區建立、奧運會召開等重大題材,不一而足還有孫中山、鄧小平等人物紀念金銀幣,大氣磅礴。而彩色金銀幣則集中在文化休閑領域,多以文學名著、民間傳說為題材,娛樂休閑性質強而紀念意義弱,頗為"小橋流水"。另外,本色金幣多采用名家名畫、文物復制,比如生肖金幣中就多有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又如《石窟》系列金幣中都采用的按比例縮小的一流文物實體雕塑,而彩色金銀幣則多是工藝師即興創造,其創意與水準則不一而足了。
除此之外,據廣州縱原郵幣卡交易市場檔主介紹,2006年到2007年度,由于地方投機者推動,市場上一度掀起了炒作彩色金銀幣的狂潮,乃至惡性循環,炒壞了投資者的胃口,乃至追捧者寥寥,近日價格巨幅回落,應當說是價格理性回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