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滿觸點的鈦合金機板
機芯:手動上弦機芯
表殼:長方形表殼,藍寶石表鏡,正面為純數字化顯示器,背面以印刷電路的方式指示時間元素
表盤:采用防偽生物鍍層,整體呈炭黑色,側面拋光
表帶:皮制表帶
表殼尺寸:43×41 毫米
動力儲存:48 小時
限量:50 只
在經過設計師巧妙的改頭換面后,OPUS 8被出色地偽裝成了一塊七十年代的電子表。它的表盤猶如一部復古的黑白電視機,指針與刻度等機械元素都被電子符號所取代;而表底那些從中心延伸出來的、呈不規則放射狀的線條,看來簡直與傳說中那些中世紀的藏寶圖沒什么兩樣。
為了讓形似電子表的OPUS 8 真正做到“形神兼備”,它的時間讀取方式也被改作了數字顯示。OPUS 8擁有一塊極薄的鈦合金機板,下方則是一個24小時旋轉的環形組件。在這個組件之上密布有近50根小針,當撥動手表右側的扳手時,機板便會即時下沉,而小針則將部分觸點推出,以顯示當前時間。此時只需俯瞰OPUS 8表盤上的大屏幕,便可輕松讀取以AM 與PM 進行劃分的24 小時時間。
OPUS 8的分鐘顯示則依靠并排縱貫于表盤右側的、以5分鐘為一個刻度單位的隱形箭頭所指引。而所有的時間指示,都會在5秒鐘之后自動隱去,從而在視覺上重新恢復成為一只“電子表”的本來面目。表底中心位置的平衡擺輪,是惟一可以識別這款手表“機械身份”的地方。以此為原點延伸出的線條,分別指向不同的時間元素。其頂部為小時(H)與分鐘(M)、頂部左側是晝夜時間(AM/PM)、右側是48 小時動力儲存顯示;底部左側為設計者姓名(Garinaud &CSH)、中間是品牌名稱HARRY WINSTON的縮寫(HW)、右側則是該款手表的型號(OPUS 8)。
一個題外話是,據說這只手表的創作理念,源自設計師Frédéric Garinaud幼年初次接觸到電子表時所引發的震撼。不過,這真的是一只向電子表致敬的作品嗎?答案或許是肯定的,但其中卻也隱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電子表能夠做到的,機械表也一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