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表合一的雙倍享樂
要說腕表與汽車的合作,就不得不提當今社會無人不知的Crossover,當這個中文翻譯為“跨界”的英文單詞滿眼滿臉地出現在我們能關注到的任何領域,奮不顧身地在祖國大地橫行數年時,有人開始說“跨界”是經久不衰的風潮,是制造話題最有效的工具。也正因1+1>1的效果,“跨界”不但讓合作雙方都賺到盆滿缽滿,更讓消費者有一種“花了一份錢買了倆牌子”的“自欺欺人”的補償心理,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腕表與車的“聯姻”。
如果一定要打一個最通俗的比方,表與車的合作就好像男女之情,有人喜歡高貴路線,就有人偏愛運動風,一定要彼此看對眼才能情投意合。所以,當Girard-Perregaux搭上勞斯萊斯,積家走入阿斯頓·馬丁時,Certina決定跟寶馬索伯F1車隊再走一程,豪雅與F1、GT賽車竟然快發展成了天長地久的“愛人”時,“Crossover”開始讓我們越來越篤信,它們的相遇,絕對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偶遇,那一定是一場你情我愿的艷遇!
作為著名的腕表品牌,勞力士在30年代起就與賽車運動結緣,1959年正式贊助佛羅里達迪通拿國際賽車場進行的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到了1992年,就成為該賽事的冠名贊助商。制作精良的宇宙計型迪通拿腕表幫助賽車手輕松測量圈時和平均速度。不單如此,由于勞力士“低調又高調”的特質,于是我們在耐力賽中看到它的身影,在老式汽車賽中能瞥到它的身影,甚至僅僅是旨在展示老爺車的精美外形而非其實際性能的賽事,勞力士也成為個中的積極分子。
同樣還有親民的瑞士品牌天梭,與賽車的淵源一樣要追溯至50年前。1966年,該品牌就設計推出了PR516腕表以及它的廣告形象,將腕表的設計理念完整表露出來。也正是因為它構建了腕表與汽車結合的完美的形象——賽車手套上的孔洞和PR516表帶上的小孔十分相似而屢獲殊榮。1974年,天梭成為保時捷卡雷拉RSR車手組合勃萊特利娜、愛爾福特的贊助商;1976年,成為F1瑞士年輕車手盧里斯·凱塞爾的贊助商;1977年進駐F1比賽的雷諾車隊;2005年、2006年、2008年,天梭與賽車的合作幾乎貫穿了不止一代人的生活軌跡,正是這些歷史,使天梭的運動表系列格外出彩,賽車表搭配T-touch表款系列,幾乎牢牢把穩了天梭的暢銷表款名單。
而這僅僅是手表品牌與汽車品牌無數樁“聯姻”中的個案而已,緊隨其后的長長List讓我們大開眼界之余,更不禁讓人感嘆Crossover這股潮流其實只是剛剛開始:積家與阿斯頓·馬丁的合作革命性地將傳統的計時碼表按鈕摒除,僅僅通過操控表面即可完成啟動、停止、歸零的計時操作;豪雅不但是第一個與賽車手合作的腕表品牌,更為跑車開發出計時碼表儀表盤,并屢屢創造出精確到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乃至萬分之一秒的高檔計時碼表,與F1和GT賽車同輝;而就在這個月初才開始自己“跨界”之路的芝柏表,不但選擇了獨一無二的勞斯萊斯房車作為自己的合作對象,更是在腕表本身上做花樣,使其一表兩用,可以佩戴于腕,也可以在拆除表帶后鑲入房車的儀表板上,完成名表名車的完美融合。
豪華車碰撞頂級表
都說車與表,是男人品質生活的兩個必要條件。如若能將觀車與愛表融為一體,對于男人來說,一定是一個加號。
寶珀(Blancpain)Speed Command運動腕表
參考價格:請參考專賣店價格
盡管寶珀這枚腕表并沒有與任何名車眉目傳情,但它專門為速度而生的特質使其可以自然與任何名車穿上“情侶裝”。腕表直徑高達45mm,由拉絨面DLC鍍膜精鋼制成,橙色或者黃色的指針和刻度設計使得黑色表盤更顯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