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特別指出,上述原因造成了這樣一個比較尷尬的現實:雖然深圳珠寶的加工產量占全國市場的70%以上,但市場終端掌控能力較弱,在全國大中型城市的百貨、商場專柜上,深圳珠寶以自有品牌亮相、出售的比例相對較低,受到香港和國外品牌的嚴重擠壓和挑戰,有些城市甚至很難找到深圳珠寶的足跡。
更讓人擔憂的是,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深圳珠寶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珠寶產業面臨分散轉移的危險。專家為此提出,深圳珠寶產業如何順利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關系到整個產業區域品牌的未來根本性問題。
區域品牌面臨沖擊
除了自身的軟肋之外,深圳珠寶品牌還面臨諸多來自行業內的挑戰,而這些正是深圳珠寶必須正視的壓力。
首先是產業環境面臨“三高”窘境,塑造區域品牌成本上升。一是工資、房租、水電等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二是采購和市場銷售半徑遠,行業運行成本提高。三是管理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常常導致低效率管理,管理成本提高。
同時,深圳珠寶要面臨來自深圳河對面的巨大挑戰。香港不僅是亞洲主要的珠寶首飾貿易集散地,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珠寶貿易集散地。珠寶業是香港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全球的排名僅次于意大利。而深圳珠寶產業中來料加工企業一開始就過分依賴香港:承接產業鏈的低端環節,設計與銷售完全由香港方面負責。
“香港珠寶已經成為橫亙在深圳珠寶面前的一座不易逾越的大山。”根據珠寶區域品牌調研情況分析,到香港旅游購物的免稅優勢也會對深圳珠寶產業大力發展旅游購物的藍圖造成猛烈沖擊。
周邊地區珠寶產業發展,也對深圳珠寶產業集聚構成威脅。調查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番禺從“三來一補”做起,逐步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鉆石珠寶加工基地,香港知名珠寶品牌的70%左右首飾產品,都是在該區加工生產的。番禺珠寶業出口值11.55億美元,占廣州市珠寶出口總值的60%,全國的20%。
目前,在番禺的市橋、沙灣、石樓等鎮,集中了數百家珠寶加工及其配套企業,珠寶從業人員超過7萬。包括中國香港、比利時、以色列等,均有珠寶企業在番禺投資設廠,造就了世界珠寶匯聚番禺的特色,使得番禺不僅成為國內有名的珠寶谷,還成為承接國際珠寶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和新興“珠寶城”。
“全球經濟一體化,深圳珠寶企業面臨國際珠寶品牌挑戰。”專家表示,隨著珠寶產業全球性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國外珠寶企業的進入,國內珠寶企業政策優勢和成本優勢正在逐步弱化和喪失,企業之間的競爭已轉化為成本、技術、管理、品牌等綜合競爭力的競爭。
全力塑造深圳珠寶區域品牌
面對如此壓力,深圳珠寶升級轉型刻不容緩。
深圳市創建珠寶產業區域品牌課題組認為,深圳珠寶產業應實施“品牌戰略、管理體制、營銷模式、人才體系、產業對接、技術創新、融資渠道”七大突圍戰役,從而實現從生產制造型區域品牌升級成為市場銷售和設計創意型的區域品牌。
突圍一:品牌戰略突圍,搶占終端利潤制高點。應對高成本、低價格的壓力,深圳珠寶產業應實施品牌突圍戰略,實施名牌戰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設計和生產工藝的技術含量,提高深圳珠寶產業自有產品品牌占全部產值的比例、自有品牌企業數量和自有品牌數量,從而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價格和附加值。
突圍二:管理體制突圍,樹立產業科學發展觀。深圳珠寶企業要打破家族制的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實力的企業應積極實行上市制度,不斷規范企業的管理體系和流程,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構建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實施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定點支持總部型和創新型企業,為區域品牌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
突圍三:營銷模式突圍,控制銷售終端市場。深圳珠寶產業要逐漸由加工制造型向市場終端型轉變,積極組建聯盟,共同談判,擴大自己的專柜,專賣店等,由只賺取微薄的加工利潤向賺取市場高額利潤轉變。加大珠寶會展體系的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深圳國際珠寶展等推廣活動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鼓勵企業與會展業捆綁,集體對外宣傳深圳珠寶產業區域品牌。
突圍四:人才體系突圍,發展產業儲備力量。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培訓和教育機構,培育當地化的珠寶加工設計制造的勞動力市場,增強產業的研發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通過資金和政策措施,以設計師和管理人員的培養和引進為突破口,提升深圳珠寶區域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突圍五:產業轉移突圍,建立與周邊對接機制。實施產業集中對接突圍策略,實行與周邊地區的有效對接,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深圳珠寶企業的生產制造基地向關外乃至珠三角周邊地區轉移,形成一頭在市區,一頭在市外的“前店后廠”發展格局,形成“總部、研發、會展、交易中心在深圳,原料、生產、市場在周邊”的良性發展局面。
突圍六:技術創新突圍,提升深圳珠寶品質。引進國際先進的珠寶生產制作技術、設備、工藝及應用軟件,提高全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進而大幅提升深圳珠寶的品質。加大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借鑒印度的經驗,對企業引進進口設備、技術工藝、軟件,政府予以加大貼息貸款支持。
突圍七:融資渠道突圍,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未來五年中,可以通過扶持企業上市、整合打包發債、專項發展資金等對策來實現融資渠道突圍,推動深圳珠寶產業升級,加快區域品牌建設的步伐,增強深圳珠寶產業的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