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樂縣借助強大的寶石產業優勢,大搞“寶石搭臺,經貿唱戲”,取得了顯著效果,先后被評為全國村民自治模范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中國魅力名縣、中國金融生態縣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等。2007年,綜合考核位居全濰坊市第一名,今年各項考核指標增幅仍位居全濰坊市前列,并且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
昌樂縣轄4個鎮、5個街道、1處省級開發區、1個水庫庫區,總面積1101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古為齊國首城,今為寶石之都。1800萬年前的古火山爆發,賜予了昌樂豐富的寶藏,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床之一;油頁巖儲量10億噸,居全國首位。藍寶石與金剛石、紅寶石、祖母綠并稱為世界四大名貴寶石。與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家出產的藍寶石相比,昌樂藍寶石具有顏色深、顆粒大、雙色性顯著、晶體完整、特異寶石多、艷色寶石多等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被國際寶石行業譽為“中國藍”,昌樂也因此被譽為“藍寶石之都”。
昌樂縣借助強大的寶石產業優勢,本著“寶石搭臺、經貿唱戲”的原則,自1996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6屆中國(昌樂)國際寶石節,每屆寶石節都廣邀泰國、韓國、美國、緬甸、香港以及30多個省市的3000多名國內外客商參加。今年,第九屆中國特產文化節•昌樂第七屆國際寶石節暨特產之鄉總結表彰大會,于2008年9月21日在昌樂舉行。以“寶石為媒、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合作共贏”為宗旨,通過舉辦“藍寶石之夜”大型文藝晚會、藍寶石產業發展論壇、中國特色經濟論壇•中國特產之鄉建設經驗交流會、寶都鑒寶、珠寶展銷、重點項目簽約、大型焰火晚會等主題活動,突出昌樂藍寶石文化特色,充分展示昌樂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發展成果和美好前景,為建設宜居宜業、富足和諧的現代化新區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