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愛彼3090機芯的Jules Audemars,比積家的Master Ultra Thin直徑僅僅大2毫米,但是因為盤面的紐索紋裝飾和6點位秒針小表盤而顯得大了許多。
積家在超薄機芯上確實有一些淵源的歷史:事實上在1903年,積家就已經生產了只有1.38毫米厚的懷表機芯。其后,又在1929年生產了舉世矚目的最小機芯:101型機芯,這枚機芯的尺寸之小,一直保持到今天,依舊是世界上最小的機芯。本文提到的849型機芯的前身是1975年推出的839型機芯,在1994年,原本的839型機芯得到了升級和重新打造,并且最終命名為849型超薄機芯。
而愛彼的3090型機芯則是和另外一款3120型一起,成為了今天愛彼的主打機芯, 3090型負責手上弦部分,而3120型負責自動部分。作為愛彼為了人類第二個千禧年的兩大力作, 3090型機芯上的很多設計確實不僅僅表現傳統,更有現代的突破。
表殼外形
和積家Master Ultra Thin的34毫米表徑相比,愛彼在3090上使用了更大一圈的直徑:36毫米。很明顯,這是愛彼受到了當今大表風潮的影響所做出的妥協。之所以說“妥協”,是因為事實上3090型機芯的尺寸并沒有能夠滿足36毫米表徑的要求,這樣帶來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愛彼3090機芯的表盤設計存在并不完美的地方,小秒針盤過于靠上。當然,這點問題似乎已不是問題,相反,如果真的只是34毫米,更多男士可能會望而卻步。畢竟,在38毫米正裝表流行的今日,36毫米已經是不太大的選擇了。而相反,積家的Master Ultra Thin確依舊使用了34毫米的設計。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這樣的小尺寸的。要知道當年無論是勞力士的Boy Size還是百達翡麗5026這樣的經典,都只是34毫米的尺寸甚至更小。本來,那些手臂粗壯的洋人都照樣佩戴34毫米的正裝表,我們有什么理由盲目跟風,把表徑一擴再擴呢?!
積家Master Ultra Thin的表盤相當地干凈:簡單的3/6/9/12點4個阿拉伯數字,以及其他整點位置上的條形帶箭頭刻度。兩根長三角形時針和分針,沒有太多的修飾。背面的形狀有些怪異:事實上整塊表殼由3個部分組成,擰開背面的4個螺絲后可以將防水后蓋圈取下來,同時,余下的部分還可以一分為二,表殼連帶表耳的部分,以及固機圈和機芯的組合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