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平價品牌低價競爭讓消費者坐享其成
WSL 戰略零售咨詢公司去年11月進行的一次購物者調查顯示,60% 的受訪者養成了新的消費習慣,即在掏錢購買服裝之前會停下來重新考慮一番。“這是零售業發展中遭遇到的最可怕的事。2000 年,人們只管瘋狂購物,F在大家都變謹慎了。”該公司的主席Candace Corlett 指出。令時尚和零售業擔心的是,價格將超越物欲,成為推動消費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顧客拿起一件衣服自問:‘我需要嗎?’我們就完蛋了。因為我們行業出產的東西中沒有一樣是人們真正不可缺少的。”Nicole Miller 的執行總裁Bud Konheim 說,“我們恐怕已經榨干了地球上所有的國家,搜尋愿意白干活的工人。我們已經被逼到了成本的底線。”
然而在時尚金字塔的頂端,甘愿被壓榨的則是消費者。《紐約時報》對一些品牌經典單品10 年中的售價變化進行了排序(不考慮32% 的通貨膨脹率),漲幅榜首是Louis Vuitton 的Speedy 包,售價上漲了104%。接下來依次是Dior的Lady Dior 包(73%) 和Diane VonFurstenberg 的裹身裙(71%)。價格下降或基本維持不變的單品大都是大眾化的基本款,比如內衣和T恤。
打折和價格競爭是讓服裝價格下降的重要原因。比如Levi’s 501 牛仔褲的建議零售價目前是46 美元,但在J.C.Penny 和Kmart 等服裝賣場往往會賣得更便宜。牛仔面料的價格變化不大,但是物流價格的波動也會影響零售價。“汽油漲價,運費也就漲了。”Levi’s 的發言人Erica Archambault 說。
Kmart 的女裝部商品經理StephenDonnelly 說,顧客現在越來越精明了,他們總是更熱衷于那些買得起的時髦款式,而不是廉價、低利潤的基本款。“和其他商家一樣,我們也面臨運輸導致的成本增加,以及面料本身的漲價。但我們總是盡可能地不去影響零售價格。”他說。
服裝的漲價空間取決于有多少品牌和零售商擠在同一條船上,他們總有一天無法再承受殘酷的價格競爭,不然船就要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