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蕾絲開始在意大利和比利時的紡織工廠里出現,并且迅速席卷了歐洲從宮廷到坊間的女性服飾。這種優美淡雅而又不乏性感的服裝面料同樣也啟發了米蘭Buccellati金器店里的馬里奧,如何用柔軟的黃金打造出這種細膩的紋理?能不能將蕾絲的技巧應用到首飾制作中來?
馬里奧將文藝復興時期已為金匠們使用,后漸失傳的一種雕金技巧—織紋雕金(Texture Engraving)加以創新,演變出多種不同的織紋來,將這些織紋雕金加入到金銀飾品與珠寶中,使飾品看起來格外高雅華麗,在整個世界引起了轟動。首飾店同行們,也毫不客氣地模仿起來。但是,不論旁人如何努力地去模仿,總是難做到像Buccellati店中的“真跡”一般精美絕倫。
黃金蕾絲,加上層疊的稀世寶石,一起構成了Buccellati誘人的神秘光芒,也造就了Buccellati家族兩百多年高雅、獨特、富有創造力的品牌歷程。Buccellati有著豐富的歷史淵源,也不乏現代的時尚創造力。黃金蕾絲的誕生,成為Buccellati精湛工藝的代表。工匠們忠于Gianmaria和Andrea的經典設計,手工耐心而敏捷地將細若蠶絲的金絲一根一根地搭在一起,一次細微的失誤整個工作就要重來。
Buccellati對于時間的理解是花樣的,在Buccellati的雕琢下,那張刻錄時光的表盤才更顯得華麗不凡。
Buccellati的品牌歷史比很多歐洲國家都要長。早在250年前,Buccellati這個名字就活躍在米蘭最有名的“金飾街坊”,雖然當時的成就和名氣還不可與現在的Gianmaria Buccellati相提并論,但是亞平寧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歷史積淀,注定了這個意大利傳奇珠寶世家將顯赫一時。
三代人的珠寶沿襲
Buccellati家開始在歐洲建立聲譽,是從Mario Buccellati開始的。1906年,布契拉提家族中才滿14歲的馬里奧(Mario),就開始了金匠學徒生涯,拜當時米蘭最負盛名的金匠貝特拉密(Beltrami)為師,學習制作金銀藝品的技巧。
意大利是歐洲受文藝復興影響最深遠的國家之一,五百多年前的文化思潮幾乎滲透到了意大利所有的手工業制作中,其中珠寶產業尤甚。馬里奧一直癡迷于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文化遺產,所有自文藝復興時期傳下來的技藝,他都繼承了下來,并且用自己的理解加以發揚。到了1919年,馬里奧在米蘭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并選址在過去米蘭非常著名的一家有兩百年歷史的珠寶學院舊址上。他憑借著精湛的手藝與完美的設計,很快就在歐洲名聲大噪,并贏得了“金藝王子”的美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甚至埃及等各國王室、貴族都來訂購飾品,就連梵蒂岡的教皇也成了他的顧客。很快,他的分店就不止遍布意大利,大洋彼岸的紐約和棕櫚灘也開始接受了這個來自地中海的珠寶品牌。
Gianmaria Buccellati(中)和他的妻子及三個孩子
Mario Buccellati用意大利最精妙的珠寶制作工藝打響了Buccellati的招牌,而真正將Buccellati帶入世界頂級珠寶品牌的,則是他的兒子Gianmaria Buccellati。Gianmaria成功的秘訣是設計。他和父親一樣,最推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一切創作都源于自然。大自然就是他的靈感源頭;ú輼淠、蟲鳥動物都是其常見的創作主題,即使是看來極抽象的設計,也多半脫胎于大自然
Gianmaria還經常參考十八世紀法國藝術家魯薩里(Rocaille)的創作,并學其精髓,力求讓珠寶首飾動起來、活起來,戴在脖子上、手腕上柔軟舒適,毫不生硬。1973年,Gianmaria在意大利創辦了“意大利寶石學院”,向年輕一輩傳播各種詳實的寶石知識。1981年,意大利總統頒給Gianmaria“巨十字武士”(Cavaliere Di Gran Croce)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化藝術上的貢獻。
Buccellati到現在仍然保持著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家族成員幫助Gianmaria Buccellati有條不紊地打理著家族生意,Gianmaria的妻子Rosie是個經營上的好手,三個兒子也正在成為父親的幫手。最大的兒子掌管銀器部;Andrea,第二個兒子管理著美國和意大利的分公司,并且與父親一起負責設計和生產;Maria Cristina,排行第三,負責腕表部、市場部和品牌推廣。
現在,Buccellati的門店遍布全世界,倫敦、巴黎、威尼斯、東京、洛杉磯、莫斯科、阿斯彭,各個店里陳列的不同珠寶銀器展示了各種卓越的工藝技巧,體現出THE HOUSE OF BUCCELLATI的完美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