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談到鉆石行業與高新產業的關系,施尼策爾強調,兩者更多是優勢互補,并非競爭對手。
“以色列很少切割體積小的毛鉆,主攻中型和大塊鉆石。在激烈競爭中,我們利用先進切割技術保持在這一市場的領先份額,”他解釋說,最近十幾年,以色列逐漸將先進技術引入鉆石業,如設計毛鉆最佳切割方式的軟件和激光切割技術。
鉆石價值與切割技術直接相關。以色列鉆石商因此在切割工藝上總是孜孜不倦、潛心鉆研。
“獵戶”鉆石公司總裁科恩端坐在鉆石中心大樓8層一間小辦公室內,布滿老繭的手拿著鑷子,小心翼翼地檢驗著一顆顆鉆石。科恩1982年發明了著名的“公主方鉆”,2006年又推出一款“達•芬奇鉆石”。這種鉆石外表呈圓形,有62個切面,內部反射出五角形狀,也就是把內圓進行黃金分割。
將黃金分割率運用到鉆石切割,科恩的靈感來源于美國作家丹•布朗的暢銷書《達•芬奇密碼》。“2001年,我聽說《達•芬奇密碼》和丹•布朗之后,就開始研究把黃金分割用于鉆石切割的幾何可能性,”科恩說,“像丹•布朗一樣,我對達•芬奇的人體素描《維特魯威人》頗有興趣。達•芬奇將黃金分割用于藝術創作,強調了對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