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殷墟玉器的色澤瑰麗多彩,晶瑩光潤。以婦奸墓的玉器為例,以深淺不同的綠色最多,黃褐、棕褐次之,淡灰色、白色(包括乳白)、黃色的較少。多數雜有與主色相異的玉斑,純色的較少。夏鼐先生認為:
“這些顏色的不同,是由于它們的化學成分不同所致……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同時存在,也會在呈色方面互相影響。”玉器,大部分年代清楚,按殷墟文化的分期序列,大致可分早、晚兩期:早期以婦好墓玉器為代表,約相當于武丁至祖甲;晚期以殷墟西區墓玉器為代表,約相當于廩辛至帝辛。早期玉器的禽鳥和鸚鵡多作站立狀,獸、畜、鳥的主紋大部采用雙線勾徹手法,晚期的少見鸚鵡,禽鳥多作伏狀,紋樣多用單線陰刻,早期某些器物(如刀、浮雕玉人)的相應部位琢成扉棱狀,晚期的則少見扉棱;早期玉戈形制較大,晚期則較小:早期個別玉器具有“俏色’’傾向,但不典型;晚期“俏色”作品已較成熟。玉器分期、斷代的初步判定,使我們有了一個較可信的尺度,用以檢驗以往非科學發掘出土的玉器(傳世品),從而加強了斷代的準確性。
殷墟玉器是商代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殷代琢玉手工業者的輝煌業績,其藝術意義不亞于殷代青銅器。以往因發現數量不多,并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近20多年來,隨著殷墟發掘的開展與深入地研究,殷墟玉器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和收藏家的普遍關注,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我們應當發揚這一優秀文化傳統,推陳出新,使我國玉雕工藝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