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康佛-蒂凡尼
路易-康佛-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是新藝術運動的主導人物。嵌花玻璃是令他聞名的眾多藝術專長之一,除了燈罩,還應用在窗門及其它飾物上。如今真品盡是各大藝術館和拍賣公司爭搶的對象,坊間可購得的,雖仍昂貴,已是復制再復制的兒孫輩了。
許多人對新藝術運動并不很了解,倒是看了嵌花玻璃燈就叫得出蒂凡尼燈(Tiffany Lamp)。有人仍會好奇地問:這個蒂凡尼,和那世界聞名的Tiffany & Co.,有沒有關聯?
答案是有的。
如果形容富人家的孩子是“含著金湯匙”出世的,那么路易-康佛-蒂凡尼所含的金湯匙應該是最珍貴、漂亮的一把。因為他的父親,正是名店Tiffany & Co. 的創始人查爾斯-劉易斯-蒂凡尼(Charles Lewis Tiffany)。
路易自幼喜愛畫畫,極有藝術天份。父親希望他未來能從政,因此送他進了軍校。但他對軍事正課毫無興趣,只愛繪畫課,并在這段期間,結識了名風景畫家喬治·英尼斯(George Inness)。他努力學畫,完全不顧軍政前途。
如同每一位父親,查爾斯雖然遺憾于兒子不肯加入政圈,仍盡全力量幫助他走藝術的路。
19 世紀下半期,巴黎仍是世界藝術中心,查爾斯做生意富有國際觀,找到珠寶家Gideon Reed合伙,1850年在巴黎開了分店。他又延攬專才愛德華-摩爾負責設計,后請寶石學家喬治-孔玆負責鑒定及開發稀美寶石。
摩爾經常往返巴黎、紐約店間,尋找設計靈感與技高藝匠,更帶回各種歐洲新藝術訊息,比如蘇伊士運河開通、法國時尚界流行中東及埃及風……這些聽在熱愛藝術的少年路易耳中,真是心向往之。
摩爾對路易如父如師,特別陪他去巴黎求藝,又傳授給他設計經驗,和自己收集回教、東方藝術品的專精知識。被譽為“美國寶石學泰斗”的孔茲,更是悉心地從頭教導路易認識各種礦石,尤其是本來不甚出名、不被賞識的奇石,或美國土產的寶石。
摩爾與孔茲當然對路易幫助良多,但其它進出Tiffany & Co.店的,也都是珠寶行業中的佼佼者。譬如來自制玻璃師安東尼-莎維亞蒂(Antonio Salviati),他做的彩玻璃馬賽克無人能比;還有做琺瑯的約翰-卡蘭(John Curran);做陶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