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1983年Karl Lagerfeld打造的Chanel春夏系列
明天絕不屬于某一個人
Yves Saint Laurent終于從天橋上消失了,Karl Lagerfeld精力更充沛了,他早就立下生死書,將孤獨地和時裝相伴到最后。
如果說Yves是一座象牙塔,那么Karl就是挑戰(zhàn)權威的通天塔。
1982年是Karl人生大轉折的一年,他接管Chanel的設計重任,為這個時刻,他等了28年。他終于能在Yves面前揚眉吐氣,他已經49歲了,比起46歲的Yves,他頭腦清醒得多,這個消息像一把尖刀刺痛了Yves,Chanel是他曾經向往的地方。彼時Gabrielle Chanel去世11年,而這份代表聲望與財富的工作交到Karl手上,起初并沒有多少人喝彩。
有人說Gabrielle Chanel的去世象征著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了,守著一個死人的品牌有什么意義?意義一定是有的,它在于讓郁悶了二十幾年的Karl傾盡全力建立自己的風格體系,凌駕于高級時裝之上,卻又充滿前瞻性的高級成衣理念。高級時裝在他手里死而復生,當Yves的經典風格有越來越多的人模仿時,Karl革命性地繼承了Gabrielle Chanel所崇尚的幾何線條和運動造型,突破一切阻礙創(chuàng)造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