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些先覺的中國珠寶企業陸續走向了巴塞爾。今年,包括千禧之星、緣與美、佳麗珍珠、山下湖(18.40,0.61,3.43%,吧)、天使之淚和廈門的真男人等企業又一次集體亮相在 2008巴塞爾世界。盡管偏居在6號館,被淹沒在了2087家展商中,但這一步,走得雖然艱難,卻走得有意義。
難,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來這里費用昂貴,且不見得當時就有回報;其次,因為中國企業整體在國際上實力還很薄弱,加上中國又有多個組織者,他們之間不能很好地整合力量,組團的規模又很小,自然不可能與主辦方叫板;同時又缺乏整體包裝宣傳推廣經驗,所以企業的優勢就不能很好地宣傳出去。
萬事開頭難。只要走出去了,還怕走不遠嗎?
山下湖珍珠的樓勇奇經理表示:“來到巴塞爾與大牌一比試,我們才發現自己運作品牌的能力比較差,心中找到了差距。憑借我們的學習能力和跳躍式發展能力,趕超先進必有可能。”
天使之淚的錢海烽董事對此次參展效果不大滿意。他說:“我們中國館在巴塞爾推廣力度太小,位置也太差,同時也沒有把我們的優勢很好地宣傳出去。要知道,我們幾家參展公司可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養殖珍珠公司。今后,組織者可在這兩個方面多做工作。”
廈門真男人的董事長蔡榮輝倒是很樂觀,雖然第一次到巴塞爾,他的以鎢鋼為主要材質的男性首飾已經獲得了多個歐洲客戶的青睞。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要塑造國際品牌,巴塞爾是必經場所,是國際重要展會之一。看著諸多的海外品牌在巴塞爾的舞臺上由“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瑞士展覽公司負責中國事務的林綺輝替中國企業著急。她坦誠,中國企業來了就有可能成為國際大牌,如果不來,恐怕會失去很好的機會了。有些中國企業前幾年來了,位置和效果不好,或者費用很昂貴,就沒有再堅持過來。她向記者透露:巴塞爾世界競爭異常激烈,珠寶企業沒有在別的館多年參展的積累,很難進入到 2號館,要知道,多少有實力的企業還在2號館的門外排隊。如果現在不在展會上留個位置,恐怕到了2012年展館改造后,小企業連進入巴塞爾世界的機會都沒有了。我真誠地希望他們能在這里堅持下來,直到成為國際大牌。”
“這不是神話,這是現實。”林綺輝表示。
“到巴塞爾,我們是來培育市場的,這幾天已經接觸了很多客戶,一個德國的客戶還要跟我談論代理事宜。可以說,我們是這個領域的拓荒者,要費很多口舌在這里作基礎介紹工作,因為客戶首先需要一個認知的過程。我就是一個愿意冒險的人物,甘于做這樣的拓荒工作。”廈門真男人飾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蔡榮輝向《中國黃金報》記者講著自己的創業故事。他樂觀的創業態度,積極進取的創業精神,隨著笑聲縈繞在巴塞爾的6館中。
具有戲劇性的是,蔡榮輝是做工業軸承起家,而后進入飾品領域的。至今,他仍然經營著自己的主業——機械加工。廈門真男人飾品有限公司只是他的美國(香港)百克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上世紀90年代后期,蔡榮輝就在跌跌撞撞中嘗試著開拓海外市場。1994年他大學畢業后,在工作的間隙,跟師傅學會了軸承的加工手藝,1996年開辦了自己的機械加工廠。他急于到廣交會上尋求商機,為此還被中介公司騙取了大部分積蓄。
失敗沒有挫傷他的勇氣,反而越挫越勇。他最終接到了來自美國的鎢鋼環訂單。可笑的是,一開始工廠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這是男性戒環,都以為是某種小直徑的軸承,每加工一個,都用千分尺量好尺寸。“我們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用千分尺量度戒指的公司。”蔡榮輝的眼睛笑成了縫。
不安分的蔡榮輝到處尋求商機,2005年9月22日又撞到了深圳珠寶展。看到那時的珠寶展上的戒環,原來跟自己做的OEM產品類似,甚至沒有自己的產品漂亮,他隨即決定參展,讓技術人員連夜在原來的產品圖上略作修改,趕制了幾種樣品,不想就得到了幾十萬的訂單。于是,2005年10月1日,他們風風火火地在深圳成立了辦事處,開始主動地推銷他們生產的鎢鋼男性戒指。
就這樣,在不斷的闖蕩中,機會不斷地光臨。隨著真男人飾品有限公司的成立,蔡榮輝開始專門從事男性飾品生產加工和品牌運作工作。現在他們的產品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使用鎢鋼,還將鎢鋼與黃金、陶瓷、夜光材料組合。
如今,美國已經成為真男人穩固的海外市場,現在蔡榮輝又闖蕩到巴塞爾世界。他說,他要在歐洲大陸上成為一個鎢鋼男性首飾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