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展與深化,不僅有越來越多的西方經典藝術藉各種形式為國人所接受和認同,積淀千載璀璨風華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日益卓顯出其深刻而獨特的魅力,在喚起國人的喜愛與關注的同時,更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日趨廣泛的推崇與認同。而身處中國珠寶業界領軍地位的著名珠寶品牌周大福,則以充滿中華傳統文化氣息的經典珠寶藝術作品,時刻推動著中國文化風尚的國際流行熱潮。
懷著打造華人第一珠寶品牌夢想的周大福,在逐漸躋身國際一流珠寶品牌的發展歷程中,不僅積極吸納西方珠寶藝術卓越風范,更始終注重以當代珠寶風尚的視角,挖掘與詮釋沉浸于中華璀璨文明之中的美麗符號與深厚意蘊,并將它們鐫刻于完美珍稀的各種首飾材質之中,不僅向國內外珠寶愛好者弘揚彰顯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更賦予了中國傳統文化新的價值與美感。
“翠”染心境 “道”生萬物
在中國悠久的首飾文化中,翡翠自古便因其溫和滋潤的光澤與晶瑩剔透的質感而深受人們喜愛,更有“玉中極品”的美譽。它自然內蘊的優雅、華貴、深沉與穩重,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有著天然的契合與共鳴,在世人眼中更成為了神秘內斂東方文化的信物與象征。
周大福傾心推出的[純翠]系列,將珍稀翡翠的靈秀與18K白金的明麗完美鑲嵌融合,令沉靜之中獨具一道清亮,光彩背后又多幾分潤澤與玲瓏,賦予身居都市歷閱繁華的身心以難得的清澈與知性,更傳達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質和性情。
而同樣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系列作品,則將珠寶首飾設計的常規與理念一一打破,以簡約而深蘊無窮變化的線條,將“大道至簡,常道無形”的道家思想精髓完整詮釋,再無需只言片語,便能令觀者自悟其意,領會設計者鐫刻其中的深切思索與體會。
“祥龍”祈福 鉆飾“霓裳”
在悠久而深厚的華夏文明中,“龍”自古就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從神話中翱翔天際的神獸,到歷代帝王尊貴的象征,“龍”隨著中華文化的不斷凝聚與積淀成為了整個民族永恒的圖騰與象征。“高貴、吉祥、力量”,龍的形象在藝術的詮釋與理解中變幻,卻始終蘊藏著華夏民族不變的祝愿與期翼,周大福天賦才情的設計師也以此為靈感,不斷創造出形神皆備的經典珠寶藝術作品。
曾作為2006中國——東盟博覽會指定國禮贈送給東盟十國領導人的“祥龍”擺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祥龍”系列作品的形態源于中國文化的精髓,旨為祝愿國泰民安,國運昌隆,四季吉祥。
作品以蓄勢待發的金龍為形象,讓龍的神、情、意栩栩如生,正面兇,側面笑;又惡又笑,才是真龍。以雕龍創作聞名業界的周大福首席設計師
周大福的“天驕DIVENUS”高端首飾系列則以龍為主要設計概念與形象,其DIVENUS Collection 天驕系列典藏版—“睡龍吟”鉆石擺件更邀請著名藝術家、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獲得者葉錦添專為設計。造型靈感源于“稚龍初醒”的“稚龍”,身呈象征天地伊始的太極八卦圖形,遍包黃色18K金為龍身;黃金外緣手工精鑲近三千顆碎鉆,組合為龍鱗;腰身及四周嵌綴紅色寶石。全件集合周大福頂級制造技師,突破多項珠寶工藝,耗時近一年方才制作完成。成品后的“睡龍吟”神態似睡非醒,通體熠彩閃耀,華麗又不乏威嚴,于極動極靜之中盡顯無尚奢華之氣勢。
周大福不僅在傳統文化中尋求極具中國氣息的形象與元素,還將源自于中國傳統服飾的線條與靈感應用于珠寶設計之中。在2001年美國康城美鉆慈善活動中,創會榮譽主席伊麗莎白·泰勒所佩戴的“花影霓裳”鉆石項鏈就是轟動一時的周大福經典杰作。整件價值800萬港元的項鏈,以高超鑲嵌工藝將902顆頂級美鉆嵌綴于鉑金頸鏈之上,取材自中式旗袍的曼妙曲線與云狀通花圖案,令整部作品在鉆石的熠熠神采之中,別具一份東方溫潤而華美的神采與魅力,令中國古典文化元素與現代鉆飾風尚完美結合,將尊崇不凡的氣質推向極致。
秉持著“時尚、專業、親切”的經營理念,周大福以當代珠寶藝術的視角思索著中國珠寶文化的傳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西方經典首飾理念天然結合,將銘刻于中國人意識之中的美麗形象與線條,傾注于典雅致美的珠寶首飾藝術佳品之中,于璀璨之中釋放傳承千年的文化與魅力。
以當代珠寶風尚,傳承中國文化恒久魅力,
以華夏璀璨文明,締造非凡珠寶藝術經典,
凝聚千載精博意蘊,更彰顯人生無盡極致之美。